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代代相传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困境。乡村振兴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文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融合,乡村文旅产业迅速崛起。各地纷纷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了以农村为载体的多元化文旅市场。一方面,乡村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另一方面,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旅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开发乡村文旅资源,可以有效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加深对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此外,乡村文旅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乡土,参与到非遗传承中,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手工艺、节庆活动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地区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年轻一代的冷漠和失传的危机。
乡村文旅的发展为非遗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新舞台,使得非遗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社区内部,而是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和学习。通过旅游活动,非遗得以在互动中传承,游客的参与不仅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经济收益,也激发了他们传承技艺的热情和动力,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在于挖掘和展示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乡村旅游活动,非遗项目得以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向游客展示,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例如,很多地方在旅游推广中,将地方传统工艺、民俗表演融入到旅游线路中,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
乡村文旅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还能为其创造经济收益。通过文旅活动,传统工艺品、地方小吃等非遗项目可以通过销售实现经济利益,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传承人参与,还能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此外,经济收益的增加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非遗保护与发展。
乡村文旅发展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通过创新思维,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还能让年轻人在参与过程中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一些手工艺品通过网店销售,不仅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也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村文旅与非遗的结合发展。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在乡村文旅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教育的作用。通过组织非遗技能培训、体验活动,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认知,提升非遗的参与度和传承力。同时,鼓励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展非遗的宣传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非遗的保护。
利用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建立多元化的非遗传播平台,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非遗的传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加非遗的可见度和吸引力。
乡村文旅发展的兴起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多样化的路径。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乡村文旅的持续发展,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是今后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宗 芳,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