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乡村振兴,汲取农耕文化智慧力量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乡村振兴,汲取农耕文化智慧力量

来源:光明网2024-10-24 12:44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提升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将赓续农耕文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激活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标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精神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行为规范、人文精神,让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夯基赋能。

  “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培塑文明乡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乡土社会产生了“三才”观、农时观、节用观等朴素的生态思想。战国《吕氏春秋·审时》中言道:“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天地人“三才”论中,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尚书·舜典》中提出了“食哉唯时”的观点,主张把掌握农时作为解决民食的关键,并依此原则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班固《汉书·货殖列传》中指出“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表明顺应自然而有所获取的观念。人际之间宽和处世是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另一重要表现。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等学派鼓励创设“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人际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目标。“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阐明了“君子”的作风是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突出强调了人民的拥护的重要性。“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更为鲜明地反对社会冲突,主张实现社会的和谐。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为培塑文明乡风提供了智慧滋养和文化支撑。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释放绿色发展活力,走出一条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同时,乡邻间要宽厚处世,协和人我,在开田辟壤、种植收获、抵御灾害等农事活动方面互助合作,在共同劳动中形成情感认同和规则意识,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使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耕读传家”的传统美德涵养良好家风。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耕读文化以“耕读”为手段,以“传家”为核心,被中国古代众多文人学士所推崇。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以教育子孙后代勤于劳动、读书明理。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张履祥在《训子语》中指出:“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晚清名臣曾国藩则更是将耕读作为传家之本,提倡“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与勤学上多下功夫。“耕读传家”主张劳动技能的培养和道德教化的滋养,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生产和文化修养的重视,对于守护祖先香火、淬炼子孙心性、家族内部分工、抵御外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农耕文明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基本生产组织。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源泉、道德基础、精神动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从“耕读传家”等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优良家风元素,积极挖掘和传承“耕读传家”中所蕴含的勤劳俭朴的美德化育、勇毅刚强的品德砥砺、知书达理的道德规劝、和衷共济的氛围营造等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努力发挥耕读文化在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的实际教训功能,助力优良家风不断滋养农民的新生活。

  “守望相助”的行为规范润泽淳朴民风。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安土重迁、世代相守的传统农村社会中,守望相依、真诚相待、互相帮助成为乡土中国的生活方式。《孟子·滕文公上》讲道:“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守望相助”体现了民族传统中的德性追求,展现了天下大同的道义境界,蕴含着邻里帮扶、利益反馈、熟人规范等传统内涵。邻里帮扶是农民传统守望相助的社会内涵。农民的邻里帮扶水平直接决定了传统守望相助的彰显程度。在农村生产力落后且封闭分散的情况下,单个农户无法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于是会借助耕牛合养、农具共用、信息共享等互助合作方式来实现互利共生。利益反馈是农民守望相助的经济内涵。农民自发的邻里帮扶背后,内含着隐性的利益反馈共识。农民通常从综合理性出发,只有行动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时,互助才会发生。就某件事而言,是助他的;就多件事而言,通常是互助的。正是这种互通有无、互相帮扶、患难与共的周而复始,存续了农民守望相助的传统。以亲疏论是非是村落文化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意味着传统守望相助是以中国农村差序格局下特有的熟人规范为基础的。乡民因熟悉而产生信任,因信任而互助合作。熟人规范决定了农民之间必须礼尚往来,知恩图报,这是农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民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在数千年的农耕生活中,农村社会形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诚实友善的生活氛围,为当今提升农民的互助精神注入了文化支撑。促进农民守望相助的传承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民风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诉求。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要明晰农民守望相助的存续逻辑,瞄准农民守望相助正在遭遇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困的难题,在守望相助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和提炼其现代内涵,并着力从情感联结、组织纽带、规则共享等方面创设农民守望相助的生成条件,有针对性地不断完善农民守望相助的运行机制,促使农民在互助互济中成就乡村振兴的伟业。

  “勤劳勇敢”的人文精神塑造奋斗品格。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行为倡导和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和称颂勤劳美德,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对勤劳的肯定与赞美。《七月》《芣苢》《伐檀》等《诗经》中的文作有大量劳动场面的描写,浓缩了广大民众辛勤工作的身影。《尚书》作为上古官府重要文献的汇编,在提及辛勤工作之事时,多指君主和官员勤于政务。如《皋陶谟》中称赞帝尧德行时写道:“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等。《易经》借天象以法论,表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不息是中国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勤劳便是其基本点。勇敢美德为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孔孟鲜明强调勇敢行为的主体的正义性。孔子言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孟认为勇敢只有符合仁义标准才可被称赞,他们所指的这种包含价值评判的“勇”,为后世奠定基调。农业生产战天斗地,具有艰苦性,为了收获劳动果实,先民需要付出大量的辛勤和汗水,与农业生产中的多种不利条件和因素作斗争。在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劳动者锤炼出奋斗品格,这种品格支撑着中华民族从一次次灾难中涅槃重生。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农民群众要弘扬勤劳勇敢、不畏困难、苦干实干的精神,赓续南泥湾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红色基因,以辛勤劳动为荣,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起磅礴力量。

  乡村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农耕文化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弘扬发展提升农耕文化,对于展示农村地区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弘扬乡土特色,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和谐共生”“耕读传家”“守望相助”“勤劳勇敢”等优秀因子,并使之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中国的“三农”建设和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

  作者:郭文飞,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级政工师;

  茹亚辉,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徐 晶,衡水市景县人民法院,庭长,三级法官;

  张晓颖,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2024-10-24 10:07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2024-10-24 10:05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