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当前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与之前相比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乡村市场经济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使得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到乡村创业和就业,时间也充分证明了高校大学生群体在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实践贡献力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培育方面必须要积极主动与乡村振兴相衔接,重点培养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对乡村振兴的正确认知以及树立长远发展意识,助推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是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理解及参与意愿的总和。其核心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具备高度的时代敏感性。他们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目的意义及实施路径,能够迅速捕捉到乡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其次,这种意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大学生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认知,更通过实际行动参与乡村建设,如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再者,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强调创新引领。他们作为思想新潮、富于创新的青年群体,能够运用新思维、新技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最后,这种意识还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将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视服务乡村为己任,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因此,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回应,具备时代敏感性、实践性、创新引领和强烈责任感等特点。
培养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深刻认知与积极参与,需紧密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借这一教育途径,能有效点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火花,并激励其创新思维,使他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价值,进而焕发高涨热情,主动投身于乡村的全面振兴与发展之中。
价值引领与观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乡村振兴观念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专注于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借助精辟的理论阐释与多元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框架。此过程逐步消除“城市优于乡村”的固有偏见,转而激励学生树立扎根乡村、服务基层的宏伟抱负。同时,该教育机制巧妙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于日常教学,运用鲜活实例与深度分析,明晰乡村发展与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共鸣与投入,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使命的种子,驱使他们满怀激情地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注入青春活力与智慧力量。
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重心在于点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持续奋斗的热情,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教学环节与实践项目,悉心栽培既拥有现代科学知识底蕴,又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犹如乡村振兴的珍贵种子,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此,高校持续优化课程结构,巧妙地将乡村振兴的核心价值与实际需求融入各类课程,确保教育内容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相连。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手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项目导向、实地调研等多元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此,大学生不仅能深刻领悟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更为将来在乡村建设舞台上大展宏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振兴与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与文化传播手段,为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还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学生们带着这份文化自觉返乡创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有助于在乡村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新风尚。同时,高校致力于乡村文化的深度研究,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珍贵元素,并运用创新思维与方法,传承并弘扬特色乡土文化。这些努力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久的精神滋养与文化支撑,使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与蓬勃生命力。
实践探索与模式创新。高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实践调查与帮扶活动。这一举措不仅让大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更使他们能够深切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们结合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振兴方案。同时,高校与乡村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起乡村振兴与高校育人双向融合、互促共进的新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尝试,这一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实现了育人目标与乡村发展的双赢。
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实践与创新教育模式,高校在培育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乡村振兴意识,助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效路径。
强化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投身乡村的美好志愿。当前我国乡村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现出愿意加入乡村建设人才队伍、投身乡村基层建设的想法。基于此情况,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导向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比如,高校要多组织开展乡村就业导向服务活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要增强集体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通过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来逐步引导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当中去。再比如,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要多融入相关教学资源,将国家政策、战略规划、社会时事、热点新闻等都加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来,在拓展学生知识范畴的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入认知和理解国家政策文化以及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在无形当中点燃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小火苗,并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让这颗小火苗点亮变旺。
激发创新思维,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基于当前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差异,大学生在乡村领域的可发挥空间更为广泛,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而言亦是一件好事。因此,高校要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为其未来加入乡村振兴行列,真正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奠定综合基础。首先,在创新思维的激发方面,教师要大胆尝试做出改变,要鼓励和拓宽大学生的思维边界,支持大学生去接触、了解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引导大学生应用多种思维模式去建立新观念、提出新方案。高校要主动寻求与当地乡村主体之间的长效合作机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乡村实地调研的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用实践教育激发学生新思维。高校要持续推动渠道、形式创新,高效利用好当前先进科学技术力量,着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快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新思维。同时要促进跨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学习与讨论,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用知识的宽度激发学生新思维。其次,要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大学生要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在乡村领域获得一番成就,必须要建立奋斗精神。要从根本上明白什么是奋斗精神、知晓奋斗的目的和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自立自强,养成“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意识,坚定奋斗意志。教师要从专业角度深入挖掘四史资源、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引导大学生从情感深处树立起积极奋斗的坚定信念,激发奋斗热情。
参与乡村人才培训计划,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人才培育。高校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更开放的视野和独立的主体身份,深度融入乡村人才的整体培育与指导体系。高校应依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与学术优势,主动承担起为乡村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通过精心策划各类培训班与专题讲座,高校可为乡村干部、农民及青年提供全面且深入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需紧密贴合乡村实际需求,涵盖农业技术前沿、经营管理策略、创新创业理念等多维度知识。在培训方式上,高校应灵活应变,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网络课程、远程教育平台等,以确保培训的高效与广泛覆盖,从而助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联合乡村主体,创建乡村振兴课程。高校助推乡村振兴,自然要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紧密关联到一起,只有真正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振兴建设真实现状,才能够培育出符合乡村振兴建设标准的优质人才。因此,高校可主动联合乡村主体,与各类乡村主体携手一共创建乡村振兴相关课程,把高校课程搬到乡村,让学生们在真实的乡村环境中接受教育。比如,高校可选派合适的大学生到乡村基层岗位兼职,为充实乡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助力。再比如,高校可牵头组织创建以乡村振兴为核心任务的社团组织,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参与特色实践社团,开展常态化乡村研学活动或者其他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躬身乡村劳动,感受乡村的生产与生活模式。高校可联合乡村教育主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合作,由乡村各类学校出面聘任大学生作为课外讲师,让大学生在乡村学校里开展讲课,和乡村学生一起交流互动。
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平台与优势,能够有效培育大学生的乡村振兴意识,为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课程不仅传授了理论知识,更激发了大学生们对乡村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青春华章。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化高校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培养出更多具有乡村振兴情怀与实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以高校教育为桥梁,连接城市与乡村,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苏晓珍,武汉东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