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配送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但从法院近期受理的与物流合同相关的诉讼纠纷来看,货物运输合同订立不规范导致的系列纠纷增多,变成阻碍供应链畅通的重要堵点。那么,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物流司机,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呢?
李某受某公司委派为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送货,某公司与李某对运输价格等进行了口头约定,但未订立任何书面合同。后某公司拖欠李某2023年4月至6月的运输费用14470元,后李某多次要求某公司结算费用未果,故提起诉讼,并提供44张运输单据予以证明。
某公司认可李某在2023年4月至6月间为其运输货物,亦认可运输费用金额为14470元,但表示因李某车辆为外围运输支援车辆,某公司与李某在2月份建立运输合同关系时约定运费高于市场价格,系为了保证李某在某购物节大促期间继续提供服务,但李某在某大促期间未按照承诺为某公司运送货物。故不同意支付运费。
李某提供的运输单显示其为某公司运送货物并产生运输费用,某公司未能及时足额给付运输费用,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现李某要求某公司给付运输费用及利息损失,理由正当,证据充分,本院予以支持。
某公司表示其向李某支付高于市场价格的运输费用是其承诺某大促期间保证为某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但未能提供相应证据予以佐证,且未得到李某的认可。某公司以此为由拒绝结算运输费用,于法无据,本院不予认可。故法院判决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李某支付拖欠运输费用及利息。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为提升供应链弹性及应急供应能力,不少物流公司在一些购物节等大促期间仍需借助外围司机进行临时支援,来保障物流时效。由于具有临时性、不确定性,在双方确立合同关系时往往仅进行口头约定,物流运输合同订立不规范、约定事项不明确、货物交接手续不齐全等问题容易滋生一系列法律风险,既可能减损物流公司的时效利益与公司信誉,也不利于物流司机的权益保护,为供应链物流顺畅运行与健康发展埋下风险隐患。遇到此类情况时,物流司机应提高维权意识与证据意识,主动与物流公司订立书面合同,明确自身权益保护,注意保留相关运输凭证,对双方特殊约定事项及时保存沟通记录,出现纠纷时注意维护自身权益;物流公司应提升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提前与物流司机订立正式书面合同,并逐步推行电子格式合同文本,对特殊约定事项履行提示说明义务,快捷高效地形成安全稳定的运输合同关系,避免后续系列纠纷的产生;物流公司和物流司机应进一步规范货物交接手续。实践中,由于缺乏风险意识,货物交接单据上往往存在未加盖公司公章、未标注货物价格及运输价格、缺少验收人签字等问题,在双方因货物毁损灭失及运输价格发生争议时,相关证据缺乏足够证明力,导致维权困难。(王海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