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校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情操,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有重要的价值。河南省作为地域性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大省,实现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转化应用,基于高校美育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具有迫切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总结分析,结合河南省地域文化艺术优势资源的利用,提出了三方面创新性转化应用策略,力求为优化高校美育教育质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动力。
充分利用地域性资源开展高校美育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也能深化美育教育内涵。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美育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应开发应用美育教育的实践价值,以便更进一步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为实现更加宏观的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提供动力。本文以河南省为背景,探讨高校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策略。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本地区的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形式多样,内涵深刻。这给高校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育教育成果转化方面来讲,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本身也可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资源。教师只要引导高校大学生参与实践,体现出其在实践转化中的作用即可。具体来讲,河南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包含绘画、剪纸、陶瓷等多个主题,涉及多个领域。将这部分资源应用在美育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大学生在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元的地区文化艺术资源后,也有利于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在接受美育教育时,引入上述资源。教师只要在理论分析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实践指导中尝试多元形式,就能够促进学生利用实践契机,担负起利用本地资源传承韩国传统文化的责任。
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多样,能够为高校美育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利用学习研究的过程,可帮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从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美育赋能振兴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当学生能够利用文化艺术资源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并在实践中积极转化本地区文化艺术资源,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支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从美育教育的角度入手积累实践经验。而从河南省区域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当学生也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一些服务和实践活动中,高校人才为乡村振兴的目标也可顺利达成[2]。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也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只要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选择实践资源时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资源应用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即可。
河南省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除了上文所述的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资源也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从地理区位上来讲,河南省位于我国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本地区有重要文化遗产资源以及艺术文化资源。洛阳的龙门石窟、安阳市区、郑州二里头遗址,都是对历史的见证,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呈现。为了赋能乡村振兴,将高校美育成效从学生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例如,河南省境内贯穿黄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创新性转换应用的实践中,本省就打造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化旅游品牌,有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了黄河文化的魅力。从高校美育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角度上来讲,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或文化艺术专业建设中,也可将这类实践案例融入美育或专业教育中。让即将进入社会的高校人才初步了解当地文化艺术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为其后续进入社会环境,担负起相关的责任打好基础。另外,高校还可利用本地区资源开展主题研学旅行活动。目前,三门峡中流砥柱研学中心、历史文化研学体系的构建,都是高校基于美和乡村振兴可选的实现路径。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促进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美育志愿服务本土化是将美育教育从课堂环境引入到实践环境中的重要尝试。对于河南省美育教育实践,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转化工作而言,本省高校积极与当地文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美育志愿服务中。高校通常会通过组织美术展览,创作工坊等主题活动,将传统的文化艺术实践项目与美育教育或现代设计实践案例实现融合。创作出既能体现乡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另外,河南省高校还非常注重本土美育志愿服务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从高校吸收美育志愿服务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招募本地村民参与美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面向不同群体的针对性培训与指导,促使这部分人群成为高校美育教育以及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从高校教育的角度上来讲,本地村民或本土文化艺术领域的传承人可作为高校美育教育的指导教师发挥作用。而高校大学生也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为当地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传播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支持。最终形成本土化的美育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与团队,推动美育志愿服务工作开展。
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是将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动,体现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美育赋能乡村振兴这一背景来说,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更便于学校方面利用河南省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是充分利用本省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出高效美育赋能乡村振兴转化积极作用的重要手段。构建一体化平台后,能够将高校的教育资源、科研优势与本地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形成两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状态,这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河南省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艺术资源在不同的地区都有所体现。这些资源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与美育教育紧密相关。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可帮助高校充分利用上述资源开展美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实现地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例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可以与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实现合作,共同开发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可深入园区了解宋代的建筑格局,服饰特点,民俗文化等元素,并且将上述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打造有独特魅力的文创产品。同时,高校也能够为园区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另外,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还能够促进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参与,高效支撑的方式,共同推动地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例如,洛阳市政府就与某高校合作,共同打造了龙门石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引入了高校的设计力量和创新思维,推动了龙门石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园区的建设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高校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同地区所拥有的文化艺术资源存在差异。更需要高校方面充分运用多样化美育教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动力来创新美育教育方式。促进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得到有效转化,为推动地域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作者:张燕丽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