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1月15日在京揭晓。10位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分别是:
(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赵凌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峨眉有凌云,英姿动乾坤,巴蜀儿女引来八方关注。
长剑倚天外,剑舞映日辉,广阔舞台展我中华功夫。
乌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卅年七载蒙医术,刻苦钻研,她用五疗灯为千家万户带来健康幸福。
六十多年风霜路,矢志不移,她怀一颗心助蒙医非遗长为参天大树。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
揭晓词:
三十年来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他是乡村大地上追寻民间剪纸艺术瑰宝的赶路人。
一生志业满腔热血,力耕不辍,他是新时代钟情于民族活态文化的守望者。
任星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千年钧瓷国中宝,五彩斑斓,离不开他那团对瓷器艺术的滚烫热血。
九代传人有绝技,青出于蓝,靠的是他那颗传承国粹文化的赤子心。
李福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一锤一錾,璀璨夺目,在他手里锻制出的是那传承千年的银制宝器。
全心全意,孜孜不倦,在他胸中努力求的是那发扬光大的民族技艺。
杨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甜美唱腔,曲调悠扬,台前她上演的是一出出多姿多彩的黄梅大戏。
哺育精心,后继有人,幕后她浇灌的是一朵朵戏剧传承的美丽花蕾。
杨致俭
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斫琴高手,古琴名家,他在七根弦上抚动着国人心中那千载悠悠的思古之情。
国门内外,大江南北,他在聚光灯下传递着华夏民族那深沉宽广的大美之音。
张文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秋毫虽轻,不容一丝马虎,在他手里坚守的是制笔人的千年重任。
笔匠虽小,不移守护之心,在他眼中接续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大道。
茅威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揭晓词:
百花群里俊小生,挑起舞台大梁,上演才子佳人几多传奇。
师承有道育新人,扛起新剧大旗,吟唱时代家国几度情怀。
潘鲁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揭晓词:
四十载春秋耕耘,他行走田野,用脚步丈量中华民间文艺的田野。
满腔情千言万语,他初心不变,用妙笔书写民艺传承发展的华章。
艾力亚斯·尕依提等20人被推选为2023“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2023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真赤真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藏族唐卡(勉唐画派)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马尕主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文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艾力亚斯·尕依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龙 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毕 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吕俊杰 吕尧臣吕俊杰紫砂艺术馆馆长
乔贵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关金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纪晓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邹昆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湖南渔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效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 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陆大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舞(浦东绕龙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丽君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
陈孟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族服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茸芭莘那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一级演员
胡明荣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道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洪荣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英歌(潮阳英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道尔吉·尼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格尔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魁立表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在推选过程中,展示出极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并且保证了公平、公正;活动设置更是囊括了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对2023年度非遗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全面展示。宣传和报道这些非遗人物故事,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指出,今年是我国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我国将公约精神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大力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传承梯队建设,积极培养后继人才。目前,我国共有五批305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十万人,以广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我国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显著提升,机制运行有效,传承实践日趋活跃,在新时代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作为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通过视频形式发表感言。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更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撑。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这项新时代的文化事业。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需要更多有情怀的传承人把非物质文化的种子传播下去,融入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发展活力。衷心希望,每年度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持续关注那些坚守基层的传承人,礼赞那些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他们是我们民间文化传承传播的榜样。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现已成为非遗领域颇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活动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经过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议,综合网友投票,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从100位候选人中确定了30位提名候选人,并最终产生10位能代表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发展成绩的标志性人物。
在推选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光明日报、光明网还将继续聚焦活动成果,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多语种、多维度向海内外广泛开展非遗传播活动,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向世界展示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靳铃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