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将农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兼有着品德修养、启智润心、强健体魄和涵养艺术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对涉农高校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同三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涉农高校存在耕读教育体系不完善、服务“三农”能力不强和毕业生爱农兴农情怀不浓等现实问题。2021年,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5个方面的任务措施,为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指导涉农高校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南。
耕读教育开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视角
在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耕读教育丰富涉农高校的育人载体,涉农高校提供耕读教育的育人因子,它们“惺惺相惜”,必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耕读教育强调在劳动中求知、在实践中探索,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强调能力的培养和学养的塑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耕读教育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以耕辅教,让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对“三农”的尊重和热爱。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了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乡土田园获得知识和能量,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和乐于实践的观念和能力,不再“纸上谈兵”。寓耕于读,在耕读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农科相关知识,还要深入田园乡野开展专业实践和调研,了解乡村文化、历史和社会现状,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爱农兴农情怀。耕读反哺乡村,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人才是耕读教育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方位发展的乡村振兴格局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要素、高要求的,既需求具备农业技术、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等能力型的“新农人”,也需求具备爱农情怀、兴农本领的“兴农人”。耕读教育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层面的全方位学习体验,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多面手和主力军。
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创新性
涉农高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耕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拥有丰富的农科教育资源,还具备深厚的农业科研实力。因此,涉农高校应成为耕读教育的实践者与创新者,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耕读教育与思想浸润相结合。强调农耕文化传承与耕读教育相融合,深入挖掘和弘扬深植于中国广袤乡村的农耕精神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让“耕读传家”再焕时代活力,成兴农强音。涉农高校更是承载让耕读文化焕发新生、深入人心的重要使命。
构建全方位耕读文化思想传播平台。包括校内校外、课堂课外、理论实践等思想阵地,打造多元耕读文化教育空间,让“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传统智慧走进校园,融入日常教学。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通过校园宣传栏、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生动展现耕读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让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动人的形式展现给每一位学子。实施耕读文化培育计划,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耕读文化活动与农事劳动体验,将耕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知行合一”“勤勉持家”的生活哲学,又要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顺时而动”的自然法则,深刻理解“勤劳致富”的朴素真理,从而在他们心中种下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种子。让耕读文化在校园内生根发芽,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又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新时代青年,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耕读教育与乡土田园相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村的孩子已经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状,城市的孩子更是完全脱离了农村,与农耕和农民没有感情,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情感屏障。因此,耕读教育不能脱离乡村,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应该回归乡土、走进田园,体悟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感受田园牧歌的自然静谧、体验劳作耕耘的艰辛不易,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理解农民对自己土地“爱得深沉”的深厚情感。
要挖掘乡村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涉农高校在开展耕读教育的时候要立足中华几千年的耕读文明、立足乡村实际,在推进耕读教育中传承农耕文化,在弘扬农耕文化中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如:通过举办耕读文化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追溯知农史、爱农事、善农耕的历史渊源,感受科技与农业的碰撞,让师生们沉浸式体验耕读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的硕果。同时,鼓励通过阅读经典体悟“耕读传家久”的家风文化,让崇尚农耕成为一种时尚和向往。二是建立耕读教育基地。如“生态农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通过这类富有乡土农村气息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躬耕劳作,帮助他们感受劳动之形、农耕之美,还原古今耕读生活的场景,重建与乡土的深厚情感联结,厚植乡土情怀,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情怀、有能力的新农人。
耕读教育与创新培养相结合。耕读教育不仅仅要回望传统的田园牧歌,还要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知识与实践,将耕读教育与创新培养紧密结合,构建一个集现代农业科技体验、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全新耕读教育体系,让学生在泥土芬芳中找寻文化根脉,同时能够迸发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出新时代兴农人。
融合载体更智能。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农业等前沿科技融入耕读教育中,发挥现代技术优势,让学生体验数字技术带来的强劲动力,坚定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促成了情感回归和价值认同,从而更加认同和热爱农业现代化事业,在价值观和能力培养上助力兴农人培养。融合方式更多样。应着重将耕读教育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巧妙地将耕读教育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生活课堂以及社会课堂等,将“强农兴农”、服务“三农”的观念融入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激励大学生勇担重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三是融入层次更立体。涉农高校要深挖特色精品课程,将农耕文明、数字农业、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等领域知识融进课堂、课程和实践,形成素材丰富的耕读教育媒介。还要善于结合社会实践、学科调研、科技小院建设等多层次的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卓越兴农人。
农耕文明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智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不断创造辉煌的重要基石。耕读教育,承担着传承优秀农耕文明精神智慧的历史使命,承载着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涉农高校肩负着传承农耕文明、开展耕读教育、培养兴农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要乘势而上、谋篇布局,牢牢抓住耕读教育育人兴才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厚植爱农情怀,提升兴农本领,培养可担当民族复兴、乡村振兴大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
(方云钦,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