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核心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产业升级路径,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农村产业不断升级。通过以产业升级为抓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产业升级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共同服务于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农村产业升级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五大振兴”目标,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位居首位,强调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提升传统农业的效率,促进农村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可以实现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现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提倡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升级能够推动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在具体实践中,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农村产业升级反过来也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能够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进一步吸引人才回流,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升级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要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要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地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条件,避免“一刀切”模式化发展。农村产业升级必须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构建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在资源挖掘的同时,应关注生态保护。在生态敏感区,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乡村地区,可以优先推动不同产业融合,探索“农业+旅游+文化”复合型发展模式。要积极探索提高农业附加值,鼓励各地探索创新,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计划,同时注重经验总结推广。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农村产业升级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发展实践来看,农村产业升级需要实现传统农业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实现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农村产业升级不仅要带动经济发展,还应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可以通过产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返乡青年参与特色产业建设。此外,还应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在发展过程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在产业发展中,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注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确保农村产业升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坚持创新驱动原则。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要通过推广智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电商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特色农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助于提升农村产业盈利能力。在制度创新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设计至关重要,要探索金融创新,发展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要通过公共服务提升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创新驱动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应通过教育培训为农村输送更多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农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产业升级路径
创新政策制度,提升支持力度。政策制度创新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制度保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培育。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初期资金短缺的难题,可以通过低息贷款等方式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也可以开发针对农村特色产业的专属金融产品,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通过财政金融创新助力农村产业更快地实现技术改造,为整体产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为特色产业提供更加稳定的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政府应加强监管,为流转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提升他们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体系,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特色产业的培育是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区域独特性的经济模式,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在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科学规划提高产量,形成区域性农业产业优势。同时,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也可以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产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品开发。在此基础上,要打造区域品牌,提升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化运营增强特色产品的附加值。要结合现代营销手段,采用地理标志认证等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独特性。此外,通过结合文化元素讲好地方故事,为品牌增添更多情感价值,进一步增强市场认可度。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和区域品牌,可以推动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目标,构建乡村新发展格局。
推广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农村产业升级的核心。现代绿色农业采用生物防治等生态友好型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地方特色资源生产特色食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现代物流实现广泛销售。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在网络时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电商平台可以将特色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进一步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效能。从发展实践来看,许多农村地区已经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兴形式成功开拓了外部市场。与此同时,电商还能够反哺农业生产,通过反馈市场需求指导农户生产,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融合,构建产业体系。多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农村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通过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可以提升整体产业附加值。具体而言,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典型的模式之一,通过开发农家乐等旅游观光项目,既能吸引城市消费者参与体验式消费,又能为农业带来额外收益。此外,农业与加工业的结合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农村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将当地的特色资源转化为市场需求旺盛的商品,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产业融合,农村地区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升级既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实践,注重强化科技创新和协同参与,加强对农村发展的统筹规划,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刘海玲 菏泽学院单县分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