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秉承“记得住乡愁”理念 构建乡土文化守护阵地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秉承“记得住乡愁”理念 构建乡土文化守护阵地

来源:光明网2024-12-30 14:21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根基,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情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的乡土文化正逐渐消失,这不仅意味着文化的流失,更代表着一段历史的遗忘。2024年4月《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着重指出“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乡愁不仅是维系个人与家园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深入理解乡愁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全面认识乡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福建乡土文化的特色与价值

  山海交融多元荟萃,宗族传承绵延不息。福建东南沿海独特的山海地理格局孕育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生活智慧与社会价值。福建自古以来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中原文化通过移民潮传入,与本地的闽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此外,因其地理位置临近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福建乡土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交流中吸收了海外文化元素。例如,闽南语、客家话和福州话等方言系统,体现了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性。宗族文化是福建乡土文化的重要特色。祠堂、族谱以及宗族祭祀活动,不仅反映了宗族制度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还凸显了乡土文化中家族观念的核心地位。宗族组织在乡村治理、文化传承以及社会互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福建乡土文化延续的重要纽带。

  陆海辉映遗韵悠长,非遗瑰宝历久弥新。福建的乡土文化既有深厚的农业文明根基,又融合了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海洋文化体现在渔民信仰、航海传统及对妈祖文化的崇拜中,这种双重文化结构使福建乡土文化既保留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稳定性,又具有开放性与创新性。福建乡土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包括南音、木偶戏、茶道文化以及剪纸艺术等。以南音为例,这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表演艺术,不仅展现了福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还见证了闽南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积淀。

  文脉延续自信重建,乡村振兴注入新机。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乡土文化作为历史与现代的纽带,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福建乡土文化通过仪式、习俗和语言等形式的延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为重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转化。通过将福建丰富的乡土文化融入文化旅游、非遗产业园和文创产品开发,不仅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更激发了乡村社会的活力与潜能。此外,福建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一步提升了福建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动力。

  “记得住乡愁”与乡土文化的内在联系

  “乡愁”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它不仅代表着对故乡的依恋与回忆,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记忆。它是个人与家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与文化认同的体现。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人逐渐远离家乡,乡愁的情感也越来越强烈。正因如此,“记得住乡愁”远不止是对故乡的怀念,它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行动号召。

  “记得住乡愁”体现了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在福建,乡土文化的保护尤为重要。福建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闻名于世。福建方言、闽剧、提线木偶戏、软木画、珠绣等民间艺术形式,不仅是福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承载福建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许多传统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和地方技艺面临着逐渐消失的风险。乡土文化的承载者,特别是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民间艺人,面临着文化传承的困境。因此,福建的乡土文化保护不仅是情感上的怀念,更是现实中的责任。

  福建的乡土文化保护不仅依赖于情感上的怀念,更依赖于对其实际保护的行动。保护乡土文化,需要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认同感与保护意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是激发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主动参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动力来源。福建省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福建已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145项国家级和70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尊重与保护力度。同时,通过为传统手工艺人提供培训与支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福建省不仅确保了技艺的代代传承,还有效促进了乡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入人心。

  然而,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福建乡土文化的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许多传统村落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逐渐消失,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在逐步消失。年轻一代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逐渐降低,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断层。因此,乡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政策任务,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通过加强教育、传播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可以有效增强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他们成为乡土文化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承者。“记得住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寄托,它更代表了人们对故乡文化的敬畏和珍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只有保持对乡土文化的敬意与行动,才能确保福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在新时代中继续生生不息。

  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福建的乡土文化不仅要应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还需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保护乡土文化的使命远不止于保护记忆,它关乎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关乎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的整体认同感。因此,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促进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乡土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的保护不应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守旧,而应探索文化与现代科技、经济结合的途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传播、弘扬传统的有效方式。福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开发以乡土文化为基础的文创产品,可以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使其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除了物质文化的保护,福建的乡土文化也需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得到更好的保护。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它们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福建已经开始通过举办各类传统艺术节庆活动,向世界展示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福建的南音、木偶戏等已经成功走向国际,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化技术,传统艺术的表演和创作过程能够被更加便捷地记录、传播和保存,为未来的传承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工具。

  教育和社会化传播:让年轻一代成为文化传承者。乡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支持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长期的教育和浸润。福建省应进一步加强乡土文化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中融入乡土文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开设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组织文化讲座、举办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从小就能够了解和认同本土文化,树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责任感。除了教育,社会化传播也是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现代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平台来传播乡土文化。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乡土文化可以更迅速、更广泛地传播到更大范围的观众面前。通过建立文化品牌和创意平台,组织以福建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大赛、文化博览会等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推动福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政策支持与社会合作:共同构建保护体系。乡土文化的保护不仅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例如,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乡土文化项目的开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激励,鼓励民间艺人和手工艺人的创作与创新。对于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政府还可以组织专门的保护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此外,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也应当参与其中,共同构建乡土文化保护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公益组织的倡导与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合力。可以通过组织文化论坛、创意活动、文化旅游等多元形式,激发全社会对乡土文化保护的关注与行动。

  福建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不仅仅关乎情感的寄托,更关乎文化的延续与未来。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策支持、教育传播到产业发展,福建的乡土文化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铭记“记得住乡愁”的理念,不仅仅是为了怀念过去,更是为了为未来传承一种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福建的乡土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张美润,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讲师)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家的行囊装满爱与牵挂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