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初,外卖小哥小明(化名)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完成了人生中最特别的“订单”。这份“订单”不是物品,而是特殊的“生命包裹”——造血干细胞。
小明是一位25岁的土族小伙子。去年3月,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小明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抱着单纯想帮助别人的想法,他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小明便义无反顾,时刻准备好书写“生命的奇迹”。
仅仅时隔一年多,一场“生命接力赛”就真的摆在了小明的面前。今年6月份,小明接到青海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一名年龄与他相仿的患者造血干细胞初次配对成功,概率接近十万分之一。
消息来得突然,但不意外。“你是否愿意为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的生命?”面对电话对面的问询,小明不假思索给出答案,“我愿意!” 在经过高分辨阶段、体检阶段等流程后,小明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他一度以为这段“大爱髓缘”就这样结束了。直到8月中旬,他再次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在与他敲定采集时间后,小明义无反顾踏上了传递这一特殊的“生命订单”的路程。
小明说,于他而言,这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他表示:虽然遵循国际双盲原则,自己并不知道对方患者的情况,但不论男女、不论长幼、不论民族,只要同胞有需要,他绝不含糊!
作为一名外卖骑手,小明每天的工作时长达到14个小时,但他没有因为工作强度大而放弃帮助他人的初衷,他一边跑单一边积极配合青海省红十字工作人员,最终经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阶段,顺利进入采集阶段。
仪器嘀嗒作响,仿佛是希望的号角,又像是生命的战歌。一年半的守候等待与焦灼期盼,终于,“生命的奇迹”在这一刻破土生芽,经过4天动员剂注射和近5个小时的采集,小明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创造了十万分之一概率的人间奇迹。捐献结束后,青海省总工会、西宁市总工会相关领导纷纷赶来慰问,为小明的大爱之举点赞。
小明成为全国第1838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青海省第8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也是本省18位少数民族捐献者中的一员。每一位少数民族志愿者的无私大爱,都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青海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 马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