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今的中国乡村,不仅有独特的田园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乡土人情,如同一幅幅灵动的画卷,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作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2.48亿人次,同比增长15.5%;接待总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9.8%。这些亮眼的数据表明,乡村旅游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一系列免签政策的实施,为外国游客走进中国乡村提供了便利。以湘西州、张家界为代表的“大湘西”地区,在2024年前三季度,乡村旅游接待入境游客数量显著增长。湘西全州接待入境游客25.4万人次,同比增长近4倍;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129.43万人次,同比增长255.47%。随着国际旅游团数量不断攀升,市场对外语导游的需求急剧增长。但目前张家界仅有400多名外语导游,远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这一状况导致中国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快速的发展变化,难以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国际游客,对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形成了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外语导游人才极度匮乏的同时,大量外语专业毕业生却更倾向于扎堆大中城市谋求发展。这使得城市就业市场中相关人才供过于求,就业竞争愈发激烈。这种人才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使得乡村旅游发展由于缺乏专业外语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力支撑,而陷入瓶颈。
在此背景下,培养“外语+文旅”复合型人才,引导优秀外语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成为时代赋予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使命。打造“外语+文旅”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契合高校教育学科融合的趋势,又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从文化传播看,外语学子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精准生动地向国际游客传递中国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发展变化,搭建乡村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在经济发展上,他们凭借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和外语沟通优势,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促进乡村旅游消费增长,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尤为关键的是,这一过程加深了学子对中国乡村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本土文化认同感,与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目标一致。此外,跨学科培养模式拓宽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人才合理配置,既解决乡村旅游人才困境,又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题,全方位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由此可见,培养“外语+文旅”复合型人才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高校外语教育目标等具有关键作用。在此情形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从建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培育复合师资、引导就业意识等多方面着手改革与创新,探寻一条行之有效的“外语+文旅”人才培养路径。
精调课程架构,深植实践比重。为培养适应乡村旅游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外语教育可与旅游管理、广告传媒等专业开展联合培养,构建富含旅游学、乡村文化、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体系。旅游学知识涵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旅游产业的运作模式与发展规律,明白如何将乡村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乡村文化知识则聚焦于各地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遗迹、传统技艺等,帮助学生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以便在对外交流中能够生动且准确地传播乡村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不可或缺,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技巧、礼仪规范和价值观念,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提升与外国游客交流的有效性和亲和力,还可以结合跨文化的表达方式将中国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外国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彩呈现,增强国际理解。通过这些知识与外语课程的有机融合,学生既能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又能拥有丰富的旅游与文化知识储备,为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语言实践教学中可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平台、VR技术,模拟真实的乡村旅游场景,如接待外国游客、导游讲解、处理旅游投诉等,让学生在情境中锻炼外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将相关实践课程与学生寒暑假的返乡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深入乡村旅游一线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如景区管理、酒店服务、旅游线路设计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更深刻地了解乡村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发现自身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
搭建校企通道,夯实实习机制。高校外语专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共建“外语+文旅”实践基地,实现互利共赢。外语专业为企业提供外语交流培训、涉外礼仪教学等支持,提升企业服务与国际化水平;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双方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明确目标、内容与考核标准,保障实践效果。如2023年10月,烟台南山学院国学与外语学院与山东郓城水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打造“基地+水浒文化外宣”“基地+非遗民俗文化外宣”“基地+中华武术外宣”的多种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有效衔接。实践基地还是研究前沿阵地,方便师生调研,为教学科研提供素材,培养学生对乡村旅游的情感与责任感。
聚强优质师资,厚筑实践根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聘请行业专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共建项目,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高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教师假期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开发运营,掌握行业动态与实操流程,并将实践所得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研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解景区标语翻译时,结合实例传授中华文化外译策略。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外语教育专家参与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旅游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以分享乡村旅游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或所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行业案例分析。例如,专家可以介绍如何根据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等。外语教育专家则可以在语言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帮助学生从跨文化视角理解语言的实际运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工作坊等方式,充分发挥外聘专家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行业与教育领域的顶尖知识和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文旅”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引航就业方向,重塑就业认知。政府、企业、高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外语人才投身乡村旅游建设。通过提供补贴、提高待遇等措施,为外语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业提供经济保障。对于表现突出的外语人才,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政府也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为乡村旅游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语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2023年10月,张家界市文旅广体局印发《张家界市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激励方案》,从2024年开始,符合三类条件的外语导游将获得特别奖励,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外语人才回流至乡村,促进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转变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其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需要多方面的宣传教育。高校外语专业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乡村旅游就业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示乡村旅游为外语人才提供的丰富就业机会。例如,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外语人才在乡村旅游领域创业的成功案例,让学生看到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实现个人价值,还能为乡村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并充分运用数字媒体平台,宣传乡村旅游的魅力,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旅游行业。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旅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活力,增强他们对乡村旅游行业的认同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积极投身乡村旅游建设。
“外语+文旅”人才的培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背景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乡村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外国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的专业人才需求愈发迫切。此类人才不仅能成为乡村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能凭借其专业能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外语+文旅”人才培养中使命重大。精调课程架构,深植实践比重,让学生兼具扎实外语能力与丰富旅游文化知识,强化实操本领;搭建校企通途,夯实实习机制,为学生开辟接触真实行业环境的通道,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聚强优质师资,厚筑实践根基,使教师提升跨文化跨学科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引航就业方向,重塑就业认知,以政策激励与观念引导,吸引更多外语人才投身乡村旅游建设。
高校通过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就业引导等方面协同发力,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外语+文旅”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输送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展望未来,期待高校外语专业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乡村旅游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赖菲菲,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