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部署。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域,全方位分析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深入探索其逻辑思路。
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通过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及其他各类资源,真正做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在城乡共享。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经济稳步增长,交通愈发便捷,娱乐设施日益丰富。这些积极变化不仅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使其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更能有力地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和住房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基础设施供给与人口规模相匹配,从而优化国家整体人口布局,实现对居民的有效管理。此外,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还能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间的联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这有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认同与理解,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市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乡村则需深度挖掘自身在土地、生态、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者通过协作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通过城乡资源的优化整合,不仅能助力企业降低发展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还能为农村发展注入全新动力。与此同时,第二、三产业向农村延伸,能够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有效填补农村产业空白,为城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将得到显著改善,大量就业岗位涌现,这也为农村留住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在农村兴建纺织厂为例,城市投入资金与技术,乡村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当地居民即可进入纺织厂参与生产,这拓宽了其收入渠道,且生产出的产品一方面可以供应城市市场,另一方面在农村本地流通,从而可以激发乡村市场的消费活力,纺织厂也借此获取经济效益。随着纺织厂规模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对城市人口也将产生吸引力,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总之,通过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农村产业的繁荣兴旺,同时能够大力推动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与转型升级,以一体化的经济布局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乡村居民能够深化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积极引入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日常行为,自觉维护村容村貌。此外,城乡人才要素的流动,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知识与技术,更能缓解农村人口外流压力,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手段,使城乡居民在就学、就医等方面享有平等资源,推进制度公平,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应通过官方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制度优势,以此作为吸引人才返乡和留住外来人才的重要基础。
综合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要素流动是盘活市场的关键举措。我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活跃的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资源的交流与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对此,需建立健全要素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
以人才为例,为吸引人才流向乡村,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技术工人、退伍军人等不同身份的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建设注入活力,推动城乡人才资源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落实,让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外,在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除增强乡村自身吸引力外,城市也可采取相应措施帮扶乡村发展。例如,城市可以短期帮扶的形式,向乡村输送农业科技、医药、科研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支持。为提升人才对乡村建设的认同度,城市可完善对人才贡献值的综合评估,将其作为职称评定、拓宽晋升渠道的重要依据。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同时促进乡村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为推进城乡资金流通,应当落实政府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放力度。例如,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农村金融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农村地区投放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另一方面则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如对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的企业给予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土地使用优惠等政策支持,由此激发企业投资动力。在资金要素流通的过程中,企业应当综合政策导向,立足乡村实践,通过全方位的市场评估,因地制宜完成精准投资。具体而言,要立足乡村纯天然的农副产品、优美的山水景观等丰富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立足乡村的特色文化、民俗发展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制度等多个层面。通过深入理解其理论基础,正视现实困境,并采取针对性策略,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要素合理流动等,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创新,持续推动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对外开放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