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传统小年之际,延庆区四海镇的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踩高跷、扭秧歌,以独特的乡土风情拉开了四海镇年度分红大会的序幕,共同见证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
作为延庆区生态涵养乡镇、山区乡镇的四海镇,在2022年初,18个村中有7个是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
然而,借着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四海镇积极探索“两山”理念转化路径,聚焦农文旅产业融合,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民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经过三年的实践,成功探索出村集体自主经营、村企合作、共生社区建设、村村组团共富发展、股份经济联合社+村集体+企业、绿水青山使用费生态权益交易、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农资集采直供8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模式。2024年底,四海镇集体经济总收入跃升至860万元,不仅成功摘掉了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还涌现出1个百万村和8个50万村,单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大关。
分红大会上,四海镇的成功案例备受瞩目。其中,“村村组团共富发展”模式尤为亮眼。该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促成资源富集村与薄弱村的合作共赢。例如,黑汉岭村携手楼梁村、郭家湾村等,将财政扶持资金投入到花海夜市、小溪嘟嘟农文旅综合体等项目,不仅楼梁村、郭家湾村年分红分别达到了4.2万元和15万元,还带动了周边40名村民就业。另一亮点是“股份经济联合社+村集体+企业”模式。四海镇政府以镇股份经济联合社名义投入产业扶持资金至小溪嘟嘟项目,企业运营后按年8%的比例返利给联合社,再由联合社根据各村股份分配,实现了项目带动多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以黑汉岭村为例,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5.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高达83%。在此基础上,2024年初,黑汉岭村成立了村集体领办的北京花海乡遇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出资占股65%,本村农民募集资金占股35%,通过运营花海夜市、林下经济等板块,到年底合作社总收入达79.55万元,为农民社员分红8.2万元。村民陈红霞激动地说:“我入了10股,每股200元,没想到今天就分红了800元,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在分红大会的现场,还发布推出了“生态存折”。2023年,四海镇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中,以黑汉岭村为试点,推行生态文明积分制,将积分兑换与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紧密结合起来,量化指标成为新时代的村民行为准则,引导村民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共享。2024年生态文明积分制入选北京市2024年“微改革、微创新”典型案例。今年一开年,四海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推出四海镇生态文明积分制––––生态存折。1积分等同于1元钱,参与积分的村民都会拥有一张生态存折,其功能类似银行卡,详细记录每一笔积分的获取与使用情况。生态存折对应五个方面9类场景,村民持生态存折可在合作超市兑换各类生活用品,可在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购买四海特色农产品,也可在花海夜市消费、体验四海民宿、游览镇域内景区,实现“小积分”引领生态保护“大文明”。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农文旅融合,探索更多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让四海镇焕发勃勃生机。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用好手中的‘生态存折’,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延庆区四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静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频道 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