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首页> 文娱频道> 明说文娱> 文娱现场 > 正文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来源:福建侨报2025-02-16 08:08

  时隔八年,再次探访多元文化的新加坡。这是华侨祖辈们的“栖身之地”,是东西方文化的“绚丽熔炉”,也是娘惹文化的“时光隧道”。

  提到“娘惹”(Nyonyas)一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又有些神秘。这个富有南洋风情的族群在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穿上一袭淡紫色的娘惹服,在狮城加东区如切路的暖阳下行走,环绕着色彩斑斓又颇具历史感的娘惹建筑,仿佛穿越时空。娘惹文化如同一缕幽兰,散发着南洋岁月里的独特芬芳……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图源:Edith

  追溯到15世纪,华人从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等地漂洋过海到南洋一带落地生根,和当地土著女子结婚,繁衍后代。他们的文化受到马来人、印度人、欧洲人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土生华人文化(Peranakan Cina),他们的后裔男性称为峇峇(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这种独特的身份让娘惹文化在服装、饮食、建筑、习俗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点。

  娘惹服饰:中西合璧的时尚密码

  娘惹服饰是可峇雅(Kebaya)与纱笼(Sarong)的完美结合,是中华刺绣工艺和马来蜡染工艺的结晶。可峇雅上衣采用薄纱面料,以镂空作为花边修饰,再以手工刺绣点缀,图案多取材于中华文化中的吉祥纹样,如富贵的牡丹、呈祥的凤凰、灵动的孔雀等,同时融入了马来服饰的修身剪裁,使可峇雅清雅中带着富丽。那些色彩斑斓的娘惹服饰总让人驻足。

  纱笼下装则以蜡染工艺制成,一片式的长裙色彩丰富、图案多元,展现浓郁的南洋风情。这些服饰不仅是日常的穿搭,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精致的珠绣鞋(Kasut Manek)需要数月才能完成,一双镶嵌着大约1.8万颗细珠,其工艺之精湛,令人爱不释手。娘惹女性从小就要学习刺绣和珠绣,将女红技艺与南洋审美融合,绣制出婀娜娴淑的服饰艺术。那些精美的娘惹花纹里,藏着祖母教给孙女的针法,藏着母亲传给女儿的心意,更藏着侨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饮食:中华烹饪与南洋香料的奇妙邂逅

  娘惹菜是中式加马来烹饪技艺与南洋食材的独特邂逅。钻研厨艺是娘惹们的必修课,也是出嫁时的必考题。叻沙(Laksa)、椰浆饭(Nasi Lemak)、黑果焖鸡(Ayam Buah Keluak)、娘惹糕(Nyonya Kuih)等特色美食不仅是味觉的记忆,也是国宝级的料理,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生活智慧。

  娘惹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色彩斑斓的娘惹糕点寓意着吉祥如意、福瑞喜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烹饪过程中的细致与耐心,也体现了娘惹们对家庭和宗族的重视。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建筑:中西建筑元素的凝聚融合

  传统娘惹建筑被称为“店屋”,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庭院、欧式房屋、南洋骑楼和马来高脚屋的特点。五彩斑斓的瓷砖外墙、精雕细琢的木制屏风、欧式百叶窗和玻璃水晶吊灯,处处展现着这些建筑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

  娘惹建筑中的装饰细节尤为引人注目。例如,瓷砖上的图案往往融合了中华传统的吉祥图案与南洋热带植物的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意趣。木制屏风上的雕刻则常常描绘着神话故事或历史场景,反映了土生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视。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瓷器:色泽鲜亮的景德镇彩瓷

  娘惹瓷器也叫做粉彩瓷,是由中国景德镇制造生产并外销至东南亚。娘惹盖罐(KamCheng)在福建话里是感情的意思,是娘惹的必备嫁妆。在娘惹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粉彩凤凰牡丹纹盖罐。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器身四处有四个两两相对的兽耳,盖顶有一兽型纽,将盖子倒置便可形成一高足大碗。体型较大的盖罐可用来储存糖果、干货,较小的可以盛放燕窝和椰浆饭,中国风格的凤凰牡丹纹饰属于峇峇娘惹喜爱的经典组合,也象征婚姻幸福美满,展现了中华文化与马来文化的相互融合。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娘惹婚礼习俗:遵循传统习俗的文化盛宴

  婚礼习俗是娘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礼仪之一。传统娘惹婚礼融合了中华的"三书六礼"和马来婚礼的仪式,既庄重又热闹。新娘穿着精致的可峇雅礼服,佩戴着祖传的金饰,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祝福。在婚礼上,“峇峇娘惹”保留了大量华人的传统习俗。例如,新郎骑马迎娶新娘,新娘“扭步子”,新郎“摇扇子”,新人须向长辈叩拜行礼,新人需烧香拜神佛及祖先,婚后12日回娘家敬茶等。

  实际上,峇峇新郎在整个婚礼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手持纸扇,坐时折扇,站立时开扇;而新娘“扭步子”据说则是为了看起来更优雅大方。

娘惹文化:南洋岁月里的华韵芬芳

  新郎长袍马褂、新娘凤冠霞帔,象征着龙凤呈祥,也是明清时期华人婚俗的延续。金线绣成的凤凰在丝绸上展翅,珠片串成的花朵在襟前绽放。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娘惹女子对美的执着。她们将中华的刺绣技艺与南洋的热带风情融合,在衣襟袖口间诉说着文化交融的故事。至今,在新加坡仍有一些华人在给子女筹备婚礼时,不惜重金聘请传统婚庆礼仪师举办遵循传统习俗的婚礼。

  娘惹文化,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故乡与他乡,连接着东方与西方。那些特有的服饰、美食、瓷器、建筑和习俗不仅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更凝聚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智慧和芬芳。(博雅)

[ 责编:董腾飞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