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小学三年级普及小提琴课、书法教育覆盖全学段、初中学段全面推广智能终端……2月21日,《推进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5条措施》(以下简称《15条措施》)在平谷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15条措施》明确提出,平谷区要上好区域特色“六堂课”,包括以“近光讲堂”为引领的大思政课、以小提琴和书法教育为引领的美育课、以“人工智能+教育”为引领的创新课、以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为引领的体育课、以劳动教育为引领的社会实践课和以阳光学校为引领的法治教育课。
作为中国“提琴之乡”和“书法之乡”,平谷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上好以小提琴和书法教育为引领的美育课。平谷区将在小学三年级普及小提琴课,并组建小提琴社团,依托“桃花大舞台”,每周开展艺术展演活动。同时,书法教育也将实行全学段全覆盖,指导学校组建精品书法社团,聘请书法名家担任导师。未来,平谷区将定期开展书法竞赛和展示活动,实现每年不少于4次的目标;创建京津冀学生书法节品牌,全方位提升学生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
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劳动教育为引领的社会实践课是平谷区域特色“六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平谷区将开发不少于十大门类100课时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针对幼、小、初、高不同学段,分别编制特色劳动教育清单、专题读本和示范教案,形成适用于家校社不同场景的劳动任务群,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平谷区将在初中学段全面推广智能终端,深化“教、学、评、育、研、管”六大场景的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与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综合实践课和兴趣社团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光讲堂”是平谷区打造的思政教育新品牌。平谷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提升“近光讲堂”品牌影响力,构建覆盖全学段、贯穿全学科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同时,今年还将提高“近光讲堂”荣誉讲师的选择标准,拓宽讲师来源的专业领域。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平谷区积极落实北京市教委部署,提出上好以阳光·乐跑“5公里计划”为引领的体育课,持续开展阳光·乐跑系列活动,实现“平谷教育改变自体育始”,以体育重塑教育生态。此外,平谷区还将上好以阳光学校为引领的法治教育课,构建家校社协同法治教育体系,开发“家长法学院”小程序,开设云端课堂和在线咨询平台,提升全区学生及家长法治素养。
上好区域特色“六堂课”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坚实支撑。《15条措施》提出,平谷区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到2027年,平谷区将培育3—5名特级校(园)长、20名特级(或正高级)教师和50名市级骨干教师。同时,平谷区将引进高水平教育人才,实施成熟型教师回流工程,吸引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平谷籍教师回乡从教。
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表示,全区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融合发展,围绕“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思路,聚焦改革、开放、强基、突破,加快构建学有优教的基础教育体系,更好满足百姓“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推进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高大尚”平谷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
(文/《现代教育报》记者 韩冲 平谷区教委供图 编审:苏珊 终审:常悦 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