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当雷锋的经典语录通过AI技术转化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数字分身“视听雷锋”时,这句跨越60余年的精神坐标,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北京市广电局机关党委、机关团支部联合国家广电总局机关党委、机关团委和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市直机关团工委,共同为“视听雷锋”项目搭建展示舞台,展现广电视听技术与雷锋精神的深度融合,推动“视听雷锋”在北京市和全国广电系统落地生根,以技术之力解民生之需,让雷锋精神在科技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服务乡村振兴。
2024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超高清端到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贯通试点,在门头沟区设立超高清视听(计算视听)创新应用示范区。北京数字视听公司在北京市广电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依托示范区国产算力及大模型研发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场景需求,相继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各地驻村第一书记打造AI分身,通过不断完善全链条“AI人”工具箱,丰富第一书记服务菜单,激活其连接小乡村与大市场、提升乡村品牌形象、优化乡村公共服务、推动农产品销售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能,推动“AI人”成为新时代服务乡村、造福百姓的“视听雷锋”。
让乡村故事“全球听见”
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峪嘴村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千年历史的“京西古道”贯穿其中。近年来,水峪嘴村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开发了北京首个“云村”,将千年古道的历史变迁在“线上”生动展现。“视听雷锋”凭借AI+NLP大模型技术,利用多国语言交互能力,把中国最美乡村的千年古道文化介绍给世界。曾经的京西古道担负着东西方物资流通的使命,而今,AI技术作为新时代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打破了文化传播的物理壁垒,让中国的美丽乡村生动、鲜活地呈现于世人眼前,让世界得以领略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让乡村好货“从田间到指尖”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小东庄村,是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村庄之一。村里建设的国家级绿色示范农场,为北京市民供给优质新鲜的农副产品。在小东庄村电商直播间,“视听雷锋”分享着绿色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从种子的精心挑选,到田间的悉心照料,再到收获时的喜悦场景,通过深入讲述产品背后的故事,让农产品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蕴含着辛勤劳作与乡村温度的珍贵结晶,极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曾经局限于本地市场的农产品,将借助AI技术畅销全国,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让服务“永不掉线”
“视听雷锋”依托垂类模型,化身全能助手,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策解读方面,它将抽象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清晰明了国家政策,及时享受政策福利;惠农服务方面,无论是农业补贴申请,还是农业技术推广,它都能给出专业且详尽的解答;司法调解方面,它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与公正的调解策略,化解村民间的矛盾纠纷,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心理咨询方面,它耐心倾听村民的烦恼与困惑,给予他们温暖的安慰与科学的疏导。在AI技术的助力下,一幅乡村和谐稳定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视听雷锋”已在北京通州、门头沟和四川宜宾等地开展运行,有力推动乡村治理从“线下单点”向“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转变,为乡村百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体验。未来,门头沟超高清视听创新应用示范区将持续践行科技赋能、智慧为民的服务理念,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为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