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时空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动着科技与社会的变革。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一套高精度、全天候、全覆盖、智能化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伴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和数字经济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各行各业注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动能。
本期重大科技成就发布会聚焦时空信息智能技术,分别由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多模多态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低空场景综合性服务平台、多频谱水下地形高清三维成像系统及数据处理平台三项科技成就发布,让我们透过科技的视角领略时空智能的未来。
本期发布会完整节目将通过光明网专题平台、国家科技传播中心视频号、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视频号、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视频号等渠道播出,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观看直播!
播出时间:2025年3月14日19:00-20:30
本期发布的科技成就预览
1.多模多态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
由超图软件自主研发的多模多态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突破了GIS底层模型边界,融合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自然语言处理等多元模型,构建了覆盖三维数据处理、遥感影像处理和解译、空间分析、图像和视频分析、地理空间智能体、定制化开发等全链条能力的技术体系。已在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灾害预警、水利“四预”等领域实现深度智能化应用,提供灵活多样的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2.低空场景综合性服务平台
星图低空场景综合性服务平台以空天信息为基,以网格剖分引擎精细剖分空域,打造可视化、智能化空域管理平台,实时监控飞行器,优化飞行计划审批,化解空域资源紧张与需求增长的矛盾,保障低空秩序,重塑空域管理格局。实现低空全要素数据云上供给,汇聚气象、基础地形、飞行器状态等实时数据,通过全时空云上计算提前洞察风险,全流程云上管控即时干预,精准预警并辅助避险,降低事故发生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
3.多频谱水下地形高清三维成像系统及数据处理平台
海卓同创依托在水下勘探领域软、硬件核心技术的积累以及在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及三维成像与数据处理软件方面产品化的经验,对标国际顶级水下测绘仪器标准,成功研制并量产了多频谱水下地形高清三维成像系统以及相配套的国产化数据处理平台,为水下测绘、水运交通、水文水利、海上能源等多方领域提供了高端水下测绘装备的全面国产化解决方案。
本期科技成就推介专家
1.郭仁忠,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持建成中国最早的基于GIS技术的大型分布式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引领了中国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程。21世纪初带领团队进行地图自动综合技术攻关,是中国国内第一个投入工程化应用的地图自动综合技术。在国际上率先研发成功三维地籍实用系统,确立了中国在三维地籍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地位。
2.杨健,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处理与智能解译,重点开展面向国产卫星自主应用的多源影像特征提取与融合、地表分类产品处理与检验、人工智能地物目标提取、时空大数据变化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发改委空间基础设施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民用航天预研、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部委和地方科技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书著1本,国家标准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10项。 3.王伟平,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主任、党委委员,正高级工程师。他多次带队完成我国南海海洋基础调查任务,为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权益维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组织团队参与17个航次的南、北极科学考察,指导精锐团队开展罗斯海恩克斯堡岛区域地形测量,填补了该区域的资料空白,为南极秦岭站建设提供了必要而精细的基础数据。他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环境探测装备、智能海洋测绘装备等国产海洋高端装备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重大科技成就发布会立足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聚焦中国具有标志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就,首发科技成就中的技术进步、工程进展、产业进阶,推介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传播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和科技成果,汇聚造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服务科技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