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听薛晓峰讲亲历故事 看中山城治理念之变

2014-10-11 18:46 来源:南方日报  我有话说
2014-10-11 18:46:52来源:南方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全民修身、全民治安、全民创文……当前,涵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社区自治等领域的“全民”行动正在改写中山的社会和城市治理格局。该形式通过调动群众力量,搭建社会治理平台、开拓民众参与渠道,建立起党政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树状”治理网络。

  在这种治理模式下,不少“老、旧、难”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如何解决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治安差难题?由区党委政府组织推动、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牵头,组织上百户业主组建“治安屏障”;如何破解传统公益“单打独斗”瓶颈?由政府出种子资金,搭建全民公益平台激活社会公益细胞……

  那么,“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全民”行动的切入点又是如何建立的?近日,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在接受省市媒体采访中,以其亲历的几个小故事阐述了中山主打“全民牌”的民生背景。

  交通

  与网友“公交迷”一起体验公交出行

  薛晓峰:2010年我刚到中山任职的时候,一个公交迷自发组织的QQ群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经常性地在群里和论坛上发表一些对公交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我走访体验公车出行时,也常带上他们,请他们指出问题。2010年,我根据这段时间的调研情况,对公交建设提出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公交先行再先行”的决策。

  城治之变推出“公交优先再优先”系列举措

  阶段性目标提出后,两三个月时间内中山全市的公交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公交班次、密度、线路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完。目前,公交的分担率已接近整个交通出行的1/4,较当时提升了10个百分点,接近发达城市水平。薛晓峰评价,在“公交优先再优先”举措中,“公交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基层

  与民间“大V”面谈基层问题

  薛晓峰:有一次在处理一个村的社会问题时,我注意到当地有一个网友是民间 “大V”,他在网上发布的一些东西是我没有掌握到的。于是我决定到村里开会的时候,找他面谈。我说我是你的“粉丝”,看到了你一些言论,现在我们党委政府、镇委和村委可以一起面对面座谈来解决;请村民们也参与进来,监督政府的工作,大家就关心的问题面对面地交流,让他和村民们了解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城治之变畅通沟通渠道化解基层矛盾

  通过面谈,村民及时了解了党委政府在对事件的态度,而民间“大V”也在现场对会谈过程进行直播,将市委、市政府在该问题上的态度、采取的措施和目标都通过他的账号告诉了网民,再通过网民转达给村民。随后,该网友发布的言论都比较客观,也富有建设性,该社会矛盾也得到了有效化解。

  医疗

  “医闹”事件频发情况棘手

  薛晓峰:2012年2月份的时候,中山市的医院闹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同时有几家医院的医疗秩序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威胁,情况比较棘手。那时正好医院的院长、局长、分管的市长都是女同志,她们找到我来商量解决这个问题。恰好,当时政法委书记也找我商量,怎样把一个部门的治理,变成多部门协同治理、全民治理的一个机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责任编辑:康慧珍]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共2页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