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书育好人为好师
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讲话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业,教师为本。教师是传播文明、塑造灵魂、引导创新、造就未来的崇高使者,是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家园的重要力量。广大教师一定要牢记使命、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校精神的建设者、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在教书育人、奉献社会中体现人生价值。
一、常怀敬畏之心教好书
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夯实业务基础,努力成为教书的行家里手。具体到中山而言,就是既要用好儿子,又要招好女婿,在培养好本土人才的基础上吸引各地英才来中山创新创业。要常怀敬畏之心,永远虚怀若谷,以一种临渊履薄的态度对待教育事业,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更多地造福社会,更多地给力于“中国梦”。
二、常怀教育真谛育好人
广大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人格精神的塑造,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大有裨益的人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实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党和国家长远发展培养可靠接班人。要坚持以德为先、以智为主、立德树人的理念,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常怀淡泊之志做良师
广大教师要弘扬武训精神,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增强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做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知足常乐,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既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锤炼高尚品格,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去启迪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优秀品格和学识去塑造学生的品质,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魅力,做有德之师、模范之师。要恪尽职守,普洒甘霖,将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以对事业的无限激情和热情,对学生的无限关心和爱心,努力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