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在旅行家和驴友眼里,川藏线是中国最美的一条旅行通道,这里有美丽的天空,美丽的雪山,独特的文化……今天,不知有多少摄影家、骑行爱好者行走在这条通向世界屋脊的大道上,放飞自己的梦想,追寻前人的脚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大道,是很多人的终极旅行目标。
但当我们站在用柏油和水泥铸就的川藏大道上时,却很难想象在6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的无人区。雪山圣洁美丽,森林苍翠动人,但因为严苛的自然条件,将这份美丽深深地藏在了崇山峻岭之中。正是我们的子弟兵,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作风,用热血与汗水将川藏线修通,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望,才为后人留下了这条风光无限的朝圣大道。但这背后充满豪情、辛酸、梦想与泪水的感人故事,却并不为太多人所知晓。
昨天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正是川藏兵站部政委翟风竹为蓉城市民讲述“两路”精神背后的那些故事。在活动开始前,在一个充满寒意的深冬早晨,娇子音乐厅外早已等满了听众,年轻的90后有之,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之。让我印象颇深的是两位白发老人,因为没能及时领到票,无法进场,懊恼得互相埋怨,最后在工作人员协调下成功地进场听讲,挂在他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不禁感慨,核心价值观其实早已突破了年龄界限,在广大市民心中,生根、发芽、成长……
讲座开始,会场一片安静,每个人都在静心聆听,从“两路”精神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共鸣。当听到战士们为了守望道路,完成任务而不怕牺牲时,我身边那位年长的听众眼中饱含热泪。从“两路”精神中传出的那份真挚感动,感染着我,也感染着会场中每一个人。
主持人语
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进行了科学概括,同时作出重要批示:要大力弘扬“两路”精神。昨日,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三场走上金沙讲坛,川藏兵站部政委翟风竹为蓉城市民带来主题为《弘扬“两路”精神,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
本期嘉宾
翟风竹,1982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历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处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副部长、成都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副主任,现任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政治委员,大校军衔。长期在军区机关从事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多次被评为“军营理论热点面对面优秀作者”。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军内外新闻媒体发表作品160篇,为部队官兵授课讲演220余场次,组织并总结的17项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在军区以上单位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