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伦理学会王小锡:弘扬美德之传承与创新典范
2015-11-02 16:03 来源:国际在线 我有话说
2015-11-02 16:03:37来源:国际在线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中国伦理学会王小锡:弘扬美德之传承与创新典范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小锡发言。 摄影:赵博

  国际在线消息:9月10日上午,君子之风·美德威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威海举行。研讨会旨在汇聚当代君子文化研究新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以下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小锡发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着力培养人们的理想人格,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人格理想,不断增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力量。威海用“君子之风”铸“美德威海”,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创新社会道德风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并不断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树立了榜样。

  一、认准传统美德要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并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君子”是中国传统人格理想之代表性理念,蕴含着当今人格塑造之传统精华;儒家君子文化又是齐鲁大地产生的特色传统文化,有着地区特有的心理接受度。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从弘扬君子之风切入,创建“美德威海”,这是威海人十分睿智的道德建设战略思想。

  君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人格理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主要是指人生行事有敬畏感,注重礼而循规守矩,乐善好施恩惠百姓,有欲望而不贪婪,尽管衣冠整洁、目不邪视、威严有加,但温馨待人等等。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诸如讲德性、存敬畏、行必正、遵礼节、守诚信、惠百姓、乐善事、不贪婪、求和谐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推崇和坚持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威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弘扬传统君子之风,以传统“君子”的立身处世之精华,塑造人的灵魂,传递正能量,养成了威海文明新风尚,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了威海的特色和亮点。

  威海的经验说明:聚焦中华传统美德核心要旨——君子人格,有利于集中全社会道德注意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心理接受度,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李贝]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共2页 共2页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