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来江苏 首次到企业
晚报讯昨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34场活动走进我市,在今世缘道德讲堂举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王小锡应邀作题为《道德力与社会进步》的主题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主持讲坛。市委书记姚晓东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郭洪林向王小锡教授颁发主讲嘉宾证书。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中之对讲坛点评。市委常委、秘书长、涟水县委书记肖本明对讲坛主办方、承办方和长期关心支持涟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今世缘集团董事长周素明与大家分享聆听讲坛后的感悟。
姚晓东说,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和享誉盛名的运河之都。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古老运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赋予了淮安儿女开放包容、重德重义、尚善惜缘的优良品德,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崇高美德的先贤名人。近年来,淮安人民积极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践行“包容天下、崛起江淮”城市精神,使崇德向善之风在淮安大地不断升温,涌现出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崇尚道德已经成为淮安人的共同坚守、鲜明特征,今天的淮安奔涌着道德的热流、弥漫着道德的芬芳、彰显着道德的魅力。
姚晓东指出,淮安正处于加快科学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嘱托要求,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淮安精彩篇章,更加需要文明的引领、道德的滋养和市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全市广大干群要认真汲取本次讲坛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真正让香远益清、温暖人心的道德之花在淮安大地璀璨绽放,让荡涤灵魂、凝聚人心的道德力量在江淮大地筑梦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人的立身与完善,不能没有道德精神。”王小锡开篇即点出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关系,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从何为道德与道德力,道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道德力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布局的实现,离不开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取向,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的支撑,这是精神动力,也是行动保障。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肖本明说,这次“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今世缘,大家名师、领导专家高屋建瓴、深度解读,媒体、听众、网民广泛互动、思想碰撞,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涟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周素明表示,今世缘将一如既往地践行“讲善惜缘,和谐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把缘文化作为企业道德的核心,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以道德力、缘动力促进今世缘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本场讲坛由光明网、今世缘集团承办。该讲坛首次在江苏举办,首次走进企业。来自我市的350余位企业员工和基层群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全国23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17.3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交流互动。(记者杨尚 李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