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四十七场活动在我区艺术中心举行,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银兴,作题为《创新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的讲座,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中宣部宣教局道德处干部许海峰、中国伦理学会理事、重庆大学教授庞永红、光明日报社重庆记者站站长张国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彬、区政协主席黄昌林,蒋鹏、商奎、王传臣、梅泽波、黄红等在家区领导参加活动,光明网总裁杨谷主持本场活动。
“富强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进入新常态,国富靠创新。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演讲伊始,洪银兴就对创新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做了阐释,指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四大创新,标志着我国发展的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和创新方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洪银兴说,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实施跟随策略,进行学习、模仿和引进。而正在兴起的新科技、产业革命的机会,对各个国家都是均等的,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我国能够与发达国家在重点领域进入同一个创新起跑线,因此,我们的创新要从引进创新转为自主创新,中国有希望在科技和产业上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进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
洪银兴指出,当今的国际分工是价值链的分工,同一种高科技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每个国家处在同一价值链的不同位置。高科技产品的中国制造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环节和品牌大多不在中国,由此出现高产值、低附加值的现状。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的目标是要在已有的全球价值链上攀登价值链中高端,同时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
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洪银兴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是孵化新技术阶段的协同。在此阶段,大学与企业分别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进入孵化新技术的共同研发平台。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科学家和企业家互为导向,从而发现市场的需求并与之互动,更好地将科技转换为现实成果,源源不断开发新技术并通过进入平台的企业不断地推进产业化。
洪银兴最后强调,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需要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弘扬创新文化,首先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其次,需要宽容失败的文化,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是充满风险的活动,不可能一次成功;再次,需要尊重创造的文化;最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要靠制度,也要靠价值观取向的形成来自觉养成。总之,只有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红代表南岸区致辞,她说,“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南岸,既是中宣部给南岸区的大礼包,更是全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件大事和喜事。
本场活动是以区委中心组扩大会议的形式,组织了全区各部门、街镇、经济板块和经开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以及相关分管领导参会。
本场活动由南岸区委、区人民政府、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区委宣传部协办。光明网、光明网新浪微博、光明云媒客户端、云媒今日头条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直播期间,“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微博单条进入热门微博排行第六名,来自全国的32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53.4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