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期云沙龙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核心议题展开,邀请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针对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在新时代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神。
用心用情用力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郭茂全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教授
人民性是新时代文艺园地的精神旗帜,高扬人民性应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不变信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性的写作传统,继续弘扬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素材,从城市建设中伟大成就中获得创作内容,从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中找到创作灵感,表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毛夫国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一种舶来品的艺术样式,话剧充分发挥其富有感染力的优势,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创作了一系列内容上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反映人民诉求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对未来和理想生活向往的优秀剧作,表现新的创作主题,塑造新的人物形象,无论在主题呈现还是艺术品格上都充分彰显了“人民性”。

李林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当前文艺界和人文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细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新形势下,人民文艺的思想信念、理论认识和实践方法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来路和现实意义都愈见清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征程上,承载着新时代新使命的人民文艺,必将发挥无愧历史与时代的积极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轨迹和艺术实践
峻 冰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业持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精耕细作、形式多元、视角多样,制作出了如电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悬崖之上》《你好,李焕英》《我和我的家乡》,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情》《隐秘而伟大》《觉醒年代》《乔家的儿女》《人世间》等作品,使主流价值观更加直观有效地抵达观众心田,对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引领的时代命题作出了有益尝试,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志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网络文学的网生气质与传统精神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仍有诸多创作者可以做到在保持艺术高度的同时,将二者充分结合。阿菩的《十三行》处处展示粤广地区风情民俗,对广州十三行历史进行创造性的演绎;宅猪的《牧神记》充分化用金庸小说的武侠气质,在文本环境中对儒道思想进行辩证剖析;猫腻的《庆余年》用大段情节笔墨致敬古典诗词,在错位时空中追寻文武两全的传统人格理想。这些兼具可读性与文化性的网络小说证明了,中华传统文脉不仅能够牢牢扎根网路,还可以开辟一片新的文学风景。
郭茂全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教授
高扬人民性的文艺作品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聚焦不同人群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实践,在今昔对比中展现了广大人民生活的新图景、新风貌。纪录片《美丽中国》集中展现中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纪实片《瞬间中国》深情褒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拼搏者、奉献者。一首《中国梦》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期望共建共享世界和平梦的美好愿望和心声。
创新探索“人民文艺”的时代内涵和当代意义
峻 冰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影视艺术是大众艺术,须经受人民的评价、实践的检验。故而,影视创作者要切实关注受众的思想脉搏、文化修养、审美趣味和心理指向,将个人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与现时代的大众文化心态相融合,借助声光效果和叙事手段趋近大众心理需求,表达其愉悦、烦恼或梦想,拍出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统一,具有浪漫现实主义风格,更广泛地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精品力作。
周志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众多现实主义题材佳作层出不穷,评论界的视野也愈加开放。在文学批评的基础上,与媒介学、符号学、大众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联动,紧跟人工智能、AI技术等“元宇宙”概念。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角度,从网络文学构建的精神家园中发现当代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引导网络文学的创作、改编、批评等活动持续进阶,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毛夫国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
话剧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首先,剧作家必须积极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实践活动之中,贴近群众生活,体现和传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敢于触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以启发观众进行深入思考。其次,要在创作的题材、视角和结构上进行开拓和创新,敏锐地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把人物置身于时代大潮中、通过多维视角进行艺术化呈现,在思想观念的碰撞冲突中体现人物的所思与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