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 时政
  • 世界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娱乐
  • 电视
  • 图片
  • 博客
  • 论坛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学术之争岂能“以力服人”
    张永生 http://www.gmw.cn 2010-09-30 16:11:06 来源:安徽日报
    0

    北京警方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肖传国等四名嫌疑人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

    闹得沸沸扬扬的方舟子等人被袭案,终于水落石出,人们在感叹破案迅速的同时,也对结果唏嘘不已。向方舟子们举起钢管、铁榔头的始作俑者,并非好勇斗狠的江湖大哥,也非游手好闲的流氓混混,更非被断了财路的某某企业,而是一位在学界和业界拥有博导、顾问等头衔的教授、“准院士”。肖氏策划袭击的手段之暴戾与其享受的学术地位形成强烈反差,也刷新了人们对某些学者阴暗面的认识。

    在人们心目中,教授都是温文尔雅、长者风范,可肖氏的所作所为却是另番风景。事情起因于方舟子对肖氏的学术成就、经历进行了质疑,认为肖氏论文数量有水分、“肖氏反射弧”并非什么国际公认的学术成果,只是“自吹自擂”。此时,肖氏正参加中科院院士补选并最终失败,于是便归罪于方舟子们的学术“打假”,因而花10万元雇凶伤人。为了名利,不惜斯文扫地,雇凶伤人,充满阴暗和暴戾:你断我前程,我伤尔性命。

    一场有关学术之间的争论,大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你来我往,也不过是笔墨官司,再不行对簿公堂就是。实际上,双方确实经历了两场官司,但都没有解决问题。按说,就此也就罢了。可是,为何双方会视为仇雠,放下笔头,举起拳头,甚至榔头,改舞文弄墨为舞枪弄棒?拿不出事实的人,才需要拿出榔头,不能以理服人,才需要以力服人。搞“拳头学术”甚或“榔头学术”,个中饱含学术官僚的霸道和蛮横:你让我日子不好过,我让你日子不能过。

    肖传国栽了,有人说是其个人的一场悲剧。悲剧的发生,固然与肖氏的个性、修养直接相关,然而,原其始终,还在于他所在的“学术圈”,从2005年方舟子们质疑肖氏以来,基本“作壁上观”——没有根据方舟子们对他的质疑进行调查,给出权威的学术鉴定,甚至一味护短,致使肖氏有了这样的想法:方舟子们不说话,就没有人会说话了;搞掂方舟子们,事情就摆平了。最终,学术质疑转成个人恩怨,嫌隙既成,殴之而后快。

    面对学者遭受学术不端质疑和指控,相关学术机构失语、学术群体噤声或表达不畅,似乎已成“学术圈”的游戏规则,清华教授汪晖博士论文造假,就是如此。于是乎,有了这样的尴尬,学术圈子因缺乏自我监督、自我纠错而失范,民间个人“打假”却声嘶力竭、不遗余力,而当后者对某学者学术不端质疑并拿出证据时,圈内的人却又有这样的愤愤:学术圈干卿何事。就在肖氏被捕后,仍有不少人将其塑造为学术体制护卫不力的牺牲品,网上流传的《肖传国之殇》一帖便可见一斑。

    教授一锤身名裂,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学术圈的悲哀。防止学术圈的失范以及学术争论转化为个人恩怨,不仅有赖于个人修养的提高,更关键的是学术机构在学者遭遇学术质疑之时,积极地进行独立、权威的调查,发布具有公信力的结论。无动于衷,并非保护而是伤害;缄默不语,更会啃噬本就很可怜的学术诚信。

    注:光明网推荐此文,并不代表支持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上一篇] 《科学新闻》:学术打假——沉默的大多数
    [下一篇] 光明日报:肖传国“假忏悔辩白”令人齿寒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谭靖东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