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热播,16岁上海才女武亦姝夺冠,引发了一场关于诗词教育、文化综艺的大讨论。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家国情怀。吟诗诵词,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生活重归精致与优雅。
《中国诗词大会》为何这么火

  诗词大会不要成为绝响

  “文化综艺”任重道远

书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成功的。它准确地把栏目定位于商业电视娱乐项目,不单单拉高了收视率,也在媒体与民间舆论寻觅到了真正的话题热点和“大众英雄”。在经意不经意间,臻至雅俗共赏、圈粉无数的传播最高水准,成功搭上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便车。在大众眼中,节目品位可以秒杀无数选秀节目。从传播专业的角度看,节目创意不俗,效果更是“爆款”。曾有不止一家主流媒体这样评价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让中国人发现了人人心中的文化情结”。详细

观众急需优质的电视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视节目,相较于近几年以博人眼球、追求搞笑效果的各色综艺节目,其卓尔不群可见一斑。首先,定位明确为文化益智类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其次,节目组在筹备期间花大量时间整理诗词库,邀请不少古文学领域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观众文化品位并不低,追求快餐文化纯粹是无好节目所致,应大力提升的是节目而不是观众,中国观众急需优质的电视节目。详细

守住心中的“诗和远方”

  从观众的立场来说,放眼荧屏,我们看惯了那些粗制滥造的“神剧”、明星云集的“大片”。从不断翻拍到不断模仿,高度雷同的节目内容让观者审美或审丑疲劳,套路满满的座上嘉宾让人们感觉诚意缺乏。《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一改过去“一笑二闹三唱四跳”的庸俗套路,既让人惊叹折服,也让人泪流满面,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的创新融合,让“有意义”变得“有意思”,让“有文化”不失“有趣味”。但真正让节目走红的,还是诗词本身的魅力。详细

品读古典诗词,激活诗意心灵

  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

  不灭的诗心不忘的情怀

吟诗诵词 快意人生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悠悠中华历史,诗词绵延不绝,以其引人深思的深邃意境、启人心智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在传递优美韵律和丰富情感的同时,更养人浩气、骨气、豪气和清气。这些诗词,或抒发情怀,或总结实践,都让人在吟唱诵读中获得精神滋养;这些“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不管是“骏马秋风冀北”般的豪放爽朗,抑或“杏花春雨江南”般的清新秀丽,都会使人在感悟作者的襟怀性情中感受生命的万千气象,激荡内心的波澜欢唱。详细

满怀诗意,春暖花开

  《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文化复兴时代,中国人重归优雅与精致的文化表征。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韵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魂。在这样的情境中,诗歌的优长再次凸显出来。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让人感到一种统摄宇宙内外、出入天地之间的超越和解放。诗歌之美,表现的是心灵对外在世界的体味。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追逐诗歌和诗意的民族,其精神世界永远春暖花开。详细

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我们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我们应有视通万里、贯通中西的容纳胸怀,也要激发返本开新、别开生面的时代创新力,但决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说到底,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