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北大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员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苏世民书院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评估
『国情讲坛』第六十二讲
观点概述:
胡鞍钢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推进完善对外开放新体制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脉络。【详细】
王绍光:解读“人民民主”概念与理论发展脉络
『国情讲坛』第六十一讲
观点概述:
王绍光从“民主”一词进入中国话语体系开始,深入探讨了1820年至1940年间“民主”概念在中国的演变历程,重点阐释了“人民民主”概念的生成轨迹。【详细】
孙久文:解读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情讲坛』第六十讲
观点概述: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载体,是国民经济在空间上的承载单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详细】
迟福林:亲历改革开放的体会
『国情讲坛』第五十八讲
观点概述:
改革开放45年,经济体制是改革的主线。我们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配图见下【详细】
李实: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化的主要特点
『国情讲坛』第五十七讲
观点概述:
新世纪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出现一些新特点,城乡收入差距出现“倒U型”变化,直接影响到全国收入差距的走势,而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仍处于扩大趋势。在受到工资差距,财产差距扩大的影响下,收入差距仍会保持在高位水平。遏制收入差距扩大仍需要施加更加积极的公平性公共政策,特别加大收入再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详细】
王振民:香港的民主与治理
『国情讲坛』第五十二讲
观点概述:
好的民主必须有利于实现善治,只有达至善治的民主才是我们需要的民主。但民主只是善治元素之一,还需要科学和公正(法治),要有利于提高治理效能,并确保政府的廉洁、公正。【详细】
胡鞍钢:从“十四五”规划展望2025中国
『国情讲坛』第五十讲
观点概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趁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详细】
宋洪远:新中国70年农村发展与制度变迁
『国情讲坛』第四十一讲
观点概述: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带领广大农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详细】
路风:工业体系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国情讲坛』第四十讲
观点概述:
在21世纪最初的15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出人意料的高增长,但其原因迄今没有得到充分解释。讲座通过回顾中国工业体系的演进来说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原因,并且指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判断取决于对中国工业体系增长潜力的认识。【详细】
江宇:七十年,我们的家国与世界
『国情讲坛』第三十九讲
观点概述:
新中国70周年,我们每个人的家史、国史和世界史是相通的。中国的发展,既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也构成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从世界历史角度看新中国70周年,理解中国道路的由来和依据。【详细】
王绍光:中国精神与《中国精神读本》
『国情讲坛』第三十七讲
观点概述:
中华民族有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果有,什么是中国精神?在近现代,中国精神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要编辑出版《中国精神读本》?《读本》有什么特色?【详细】
胡鞍钢:创新中国道路升级版(1.0-5.0)
『国情讲坛』第三十六讲
观点概述:
道路决定命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将几代领导人创新中国道路归纳为五个版本,由此形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性、原创性、实践性、创新性、独特性,不断指引中国创造人间奇迹的人间正道。【详细】
武力: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与逻辑(下)
『国情讲坛』第三十五讲(下)
观点概述: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近代危机、50年代选择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中国从哪里来、改革开放的内外因素、改革开放还在路上。【详细】
武力: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与逻辑(上)
『国情讲坛』第三十五讲(上)
观点概述: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近代危机、50年代选择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中国从哪里来、改革开放的内外因素、改革开放还在路上。【详细】
杨光斌:竞争中的政治秩序
『国情讲坛』第三十四讲
观点概述:
认识300年来形成的世界秩序及其性质,是我们理解比较政治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在这个世界秩序下,形成了两个竞争性的政治发展秩序——资本秩序和民本秩序。比较发现,资本秩序不但在非西方国家实现有效治理,就是在其发源地国家都出现困境。但是,几百年来为资本权力论述的社会科学依然是最强大的知识体系,从而遮蔽了人们的政治认知力。
【详细】
朱云汉:中国再兴的全球意涵
『国情讲坛』第三十二讲
观点概述:
中国兴起带动世界秩序重组:赋予经济全球化巨大的推进力量; 削弱美国霸权的权力基础,触动战后国际秩序的转型;打破西方垄断普世价值的话语权,多元现代化模式取代一元化模式;拉抬非西方国家的全面兴起,全面释放南南合作的巨大潜力;引导全球化的未来走向,修改全球化规则,改革全球治理机制与结构;加速由西方中心世界秩序往后西方世界秩序的过渡。
【详细】门洪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博弈
『国情讲坛』第三十一讲
观点概述:
中美贸易摩擦从互相加征关税开始,蔓延到投资、贸易各领域,有全面升级趋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事件,严重影响消费和投资信心。在此背景下,中国前三季度GDP取得同比增长6.7%的佳绩,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同比增长6.7%,三季度同比增长6.5%,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缓、稳中有变态势。【详细】
鄢一龙:中美政治体制比较——七权分工vs三权分立
『国情讲坛』第三十讲
观点概述:
本讲座提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新的概括——“七权分工”,回顾了“七权分工”政治体制形成的历史,并从政党体制、政府官员产生机制、政府运行根本原则三个角度与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进行比较。【详细】
陈平:美国升级贸易摩擦的意图和前景
『国情讲坛』第二十九讲
观点概述:
所以这一次中美贸易谈判刹车,恰恰代表了中国的优越性,中国不是资本指挥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从今天开始我们反击的时候到了,我今天就告诉你们怎么反击?【详细】
姚洋:中国新叙事
『国情讲坛』第二十八讲
观点概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增长贡献者。新的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姚洋谈到“中国新叙事”,以及他对中国特色政治和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的看法。【详细】
李玲:大时代新战略——健康中国
『国情讲坛』第二十七讲
观点概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创造的“动员起来,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中国模式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道路。中国健康模式不仅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也为后四十年的发展提供了优质人口红利。【详细】
李君如:新中国为什么是“人民共和国”?
观点概述:
一、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标识 二、人民共和国从哪里走来? 三、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四、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五、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详细】
胡鞍钢: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1949-2019)
『国情讲坛』第二十五讲
观点概述: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也是现代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发展,还是当代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类发展奇迹。 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是从哪里起步的?是怎样创造的?又是怎样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为此,胡鞍钢教授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1949-2019)”为题进行分享。【详细】
胡鞍钢: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实施三年评估
『国情讲坛』第二十三讲
观点概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如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赢得国际社会认同?【详细】
郑京海:“北京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道路的经济理论及实证依据
『国情讲坛』第十七讲
观点概述: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成功地走过了四十个年头。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其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丰富的现代经济理论意涵,以及全球性的示范效应,举世瞩目。通过综合美国学者雷默和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有关“从莫斯科共识,到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这样一个政策发展逻辑链条的文献梳理,我们认为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北京共识”是符合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国际上公认的学术规范的,并且还有重要的创新。【详细】
赵燕菁: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国情讲坛』第十五讲
观点概述:
因为在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地方规划局恰好处在中国模式的关键位置,这使我有机会长期近距离直接观察地方政府真实的运作过程。 在我看来,这个过程隐藏着中国经济奇迹般崛起的核心密码。【详细】
李稻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学总结
『国情讲坛』第十三讲
观点概述:
40年,中国已融入世界体系,尤其是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成就。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百年未遇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一是美国的全球统治力相对下降,其他国家对世界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上升。我们现在面临的新使命,就是要把中国40年的经济实践总结好。在这种格局下,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应该从经济学层面进行。【详细】
高宇宁:改革开放40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国情讲坛』第十二讲
观点概述:
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加入WTO近二十年来,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中国制造”成为了中国在世界上一张名片。在未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中国的产业是否能够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将成为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