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提前返回 预计3月中旬抵达上海

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号从南极长城站启程,经停南极中山站,接度夏考察队员后返航回国,预计3月中旬回到上海。[详情]

11月2日出发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此刻正在西太平洋上奋力前进。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此次科考昆仑队队长、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商朝晖在雪龙号科考船上为大家传来了独家日记。[详情]
“雪龙号”就要过赤道了,这对很多队员来说都是第一次。为了纪念,科考队进行了趣味比赛和团队建设,有海上彩虹为伴。[详情]
就快到澳大利亚了,“安全”依然是反复强调的。南极考察,讲安全永远不多。值得纪念的是可以购买雪龙船上的邮品了,还可以自己盖邮戳。[详情]
雪龙船已经靠港霍巴特码头了,开始了紧张的上货工作。见到了 Michael 教授,畅聊了1个多小时。按照内陆队“规矩”,商老师请大家吃了顿海鲜大餐。[详情]
西风带已过,船却比以前更晃了,据说是在过一个小气旋。在船上开“冰情会商”的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在海冰的卸货安全所做的准备工作,决定了后续所有工作的进度,甚至成败。[详情]
船在浮冰中穿行,到处都可以看见冰山了。有些队友拿着相机在外面等飞鸟、企鹅、鲸鱼和海豹,有耐心的都看到了。午饭后在驾驶室看到了冰面上两只海豹。[详情]
雪龙船开始破冰了。两支内陆队在站的队员集合,一起上冰盖出发基地做准备工作。上了冰盖,内陆的真正感觉才来。有很多熟悉的景色和装备:雪橇、雪地车、生活舱等。[详情]
不知不觉已经到中山站一个星期,这一周都在冰盖上做准备工作。内陆队有了自己的节奏。所有科考设备都已经到冰盖,国台的台址测量设备DIMM的塔架装载完毕。[详情]
往内陆深处进发。过往的很多记忆开始慢慢被唤醒。冰盖蓝天是最熟悉的景观,还有卡特车的驾驶舱。[详情]
穿上红色新企鹅服,两支队伍各自拍了合影留念,等中山站的送行人员来给拍全家福。在中国含蓄的传统文化里面,拥抱并不常见,但在南极,尤其是内陆非常流行。[详情]
路上很顺利,中途加油时看到地面有一寸宽的小冰裂隙,要用手拔一下才能看清楚。继续前进,气温达到零下18度,但一路上也看到不少奇观。[详情]
经过各种调整,通讯终于恢复,如果通讯不能恢复,后面的工作就会被卡住,而在昆仑站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远程通讯,今年就白干了。[详情]
大家在昆仑广场升国旗、考察队旗和站旗,最后还一起见证了思宇拍摄求婚视频。[详情]
检查和调试设备不像安装一个设备可以立竿见影,经常要花更多时间,还感觉看不到成果。来昆仑站已经10多天了,决定休整半天,组织大家去冰穹A最高点“旅游”。[详情]
按照计划,大家开始谈回程,时间很紧张。安装好两台DIMM望远镜,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详情]
经过“鬼见愁”,虽然测杆和采样时走时停,但也看到不少好看的雪垄。赶上小年,卢成安排晚上多做了两个菜,晚饭大家一起聚餐,很热闹。[详情]
“雪龙号”还在持续向南行驶,这一次商朝晖老师的日记,就是为了给大家上图!“跳舞”的星星,甲板上晨练的队员,雪龙号船头深邃的湛蓝...跟着商老师一起去看南下的风光![详情]
“雪龙号”已驶过赤道,海上浪大涌大,浪涌翻飞之间,带领着科考队继续向南极挺进。科考队里有很多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南极”,都给了南极天文研究很大的帮助。[详情]
马上要靠港澳大利亚最南端的霍巴特,主要做物资的补给和一些科考设备上船,也包括天文的物资。负责运送物资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Michael 教授给了中国南极天文科考很多的帮助。[详情]
马上要穿越西风带了,船比平时晃得厉害,干脆不去抵抗,“逆来顺受”反而更好受一些。[详情]
船长广播,雪龙船发现了第一个小冰山,在南纬62度33.9分。不久,就进入了浮冰区,雪龙船在冲开路线上的浮冰时,能感受到船体撞击冰块的抖动,但这还不是在破冰。[详情]
冰山越来越大,说明我们离陆地越来越近了。中午进了南极圈,应该算是到南极了,离中山站只有200多公里,明天就到。[详情]
出发上冰盖,继续做准备工作。把直升机吊来的油囊里的航空煤油都注入油罐,便于雪橇运输。直升机一天都很忙碌,冰盖上的物资不断增多。[详情]
躺在雪橇上,仰望天空,太阳好的时候,空旷宁静的感觉非常享受。只有小时候才有这种感觉。[详情]
阴天,冰盖出发地的景色又不一样。冰盖上开始收尾工作,生活舱和住舱也被整理出来了。南极下雪了,来南极还没看见下雪。队里的医生过生日,我们以可乐带酒,顺便祝他快乐。[详情]
卡特车颠的时候,副驾的头前后左右都在摇,跟拨浪鼓一样,说不定能治疗颈椎病。在南极,水很紧缺,热水更是,每天只能擦擦身子。[详情]
出门就是“鬼见愁”,雪垄不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连成了片。雪地车左躲右闪,颠簸着行进。气温零下18度,海拔3170米,还有260公里就到昆仑站![详情]
细细一数,天文物资大大小小竟然有几十个,大家都各自按计划展开工作。经过几天的努力,DIMM塔架基本安装完成,多波段太阳望远镜也架起来了。[详情]
按照惯例,内陆队元旦要在营地升国旗。在大家的努力下,国旗飘扬在了距离中山站1000公里的南极内陆上。[详情]
雪鹰固定翼飞机按计划到达昆仑站,机组等一共4人,带来了一些补给。工作很顺利,各个设备差不多调整好,晚饭卢成安排大家在昆仑站里吃火锅,热闹了一下。[详情]
早上9点半出发,沿原路离开昆仑站。我们离开后,这里空无一人,等待明年的科考队伍到来。[详情]
一早出舱就是阴天,天地都是白的,心里忽然有一种很舒服的宁静的感觉。[详情]

“雪龙”号在霍巴特靠港做物资补给(程皝摄)

“雪龙”船上的视角

“雪龙”船停靠在霍巴特

泰山站

营地的住舱和车辆

躺在雪橇上看云天

俄罗斯大坡较缓的一侧

南极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