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 时政
  • 世界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娱乐
  • 电视
  • 图片
  • 博客
  • 论坛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军医院士群”忠诚精爱铸就“四个一”
     http://www.gmw.cn 2011-06-19 14:53:59 来源:中广网

    盛志勇院士

      一座高峰:用拼搏铸就,攀登医学事业制高点。

      对于一名科学家来说,赶超世界一流是他的天职。解放军总医院“军医院士群”的7位院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是权威专家,他们用创新精神和拼搏意志浇筑出了大量的丰硕成果,不仅创造了一个个医学奇迹,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生活和科研都像爬山,每一步都要踏实。希望自己坚持下去,爬到最高峰。”“创伤医学之星”付小兵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勇夺专业研究制高点。他立足于国内进行的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杰出成就奖”。截至目前,付小兵院士是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华人。付小兵院士说:“机遇和环境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我的机遇不错。但是,机遇只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之一,我们还要善于把握机遇,眼光放准。别人没学到的,你先学了;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就可能预示着成功。当然,我做的并非很好,只是党给了我许多荣誉,医院也给了我良好的科研环境。”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科研者取得成绩所必备的品质。始终站在学科领域的最前沿,是“军医院士群”7位院士的崇高追求。翻阅卢世璧院士的简历,一连串的首创性成果不禁让人称叹: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了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关节连续被动活动器(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在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正是在创新精神和敢为人先精神的鼓舞下,卢世璧院士和他的团队,不断填补骨科领域的空白,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弘扬老年医学、争创世界领先水平是王士雯院士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她的行医生涯中,也有很多个“首次”:在世界上最早开展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老年急救学临床综合症的研究;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实用老年医学》;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中英文版《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专题论述比较了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老年人心肌梗塞之间的异同……她和她的团队,不断开拓老年医学的研究领域,为我国老年医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的道路绝非一路平坦,更何况是在没有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绝对创新。国内外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胆道外科学奠基人黄志强对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探索研究就是典型的“拓荒之旅”。在西方医学界对此病并无认识,医学书籍中也对肝内胆管结石病并未提及的情况下,黄志强院士立志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医学体系。他一方面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将最基本的参考书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啃了遍;另一方面又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守候临床重症病人。经过黄志强院士的不懈努力,他在1973年巴塞罗那第23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肝胆管结石病,提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呈肝内局限性分布”、“高位肝胆管狭窄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主因”两个著名论断,在国际胆道外科领域引起轰动;在手术方法上,黄志强院士最先在临床上应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开辟了应用肝外科技术解决胆道问题的新途径;他还发明并创造了20多种治疗肝胆管结石及并发症的外科手术方法,突破了一系列手术禁区,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胆道外科学。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肾脏病专家陈香美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建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系列研究,被国外学者引用达50余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在内的一项项荣誉,专业学术论文被美国SCI频繁引用,担任各类国际医学委员会的委员、顾问,这些成就,是“军医院士群”扎扎实实攀登科学高峰,拼搏奋发开创科研新境界的重要体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活水”就是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知识。有了这样的“活水”,心灵才能澄明,学问才能长进,才能不断攀登,不断创新。“军医院士群”中的烧伤专家盛志勇就曾经创造过让外国人赞叹的“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航天工业部青年女职工孙波因机房意外起火,全身95%烧伤,其中三度烧伤达90%。盛志勇等专家对这位被宣判为死刑的患者进行了悉心的治疗,先后为她进行了38次植皮和整容手术,最长的一次手术达七八个小时,取病人的头皮移植就达30多次。这位女工救治、康复的病例被美国的教授大赞神奇:烧伤面积如此之大,治愈恢复如此之好,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

      对于一名学者而言,勤奋加刻苦是他的制胜法则。达尔文曾说,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7位院士取得的辉煌成就,闪耀医学界的星空,但探究其“秘笈”,首推的就是我们司空见惯并常挂嘴边的“勤奋、刻苦”。这两个词汇,看似简单,7位院士则真正能将其贯彻到了科研和临床工作的点滴过程中。

      王士雯院士家里的台灯凌晨5时会准时亮起,宣告着她一天工作的开始……每天晚上,直到时针指向深夜12时,她才带着倦意入睡,头脑中却还带着尚未解决的难题……获得成功的人总是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陈香美院士同王士雯院士一样,深知科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干和付出才能有收获,她把每天的睡眠时间压缩到只剩5个小时,基本上都工作到夜里12点之后,被同志们称为“拼命三郎”。

      “老一代医务人员及我们这些人已经养成了学习、工作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都非常认真,没有杂念,就是所谓的‘没有生活’。不能强求现代的年轻人像我们那样,要承认时代的差距,但决不能忘了你工作的主流,决不能忘了你应该做的……”黄志强教授就是这样“没有生活”的:除了参加学术会议和一些必要的外事活动,他始终是“不在病房,就在从家到病房的路上”,早出晚归,周而复始。他经常会对着病人的一张片子,静静看上一个小时,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了判断一个重要体征,他可以在病人身边坐上半天。用患者的话说,“黄教授的家就在病房呀”,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拼搏、对科研的钟爱、对责任的担当才成就了他事业上的辉煌。黄志强院士主编的国内第一部系统的《外科手术学》及《胆道外科》、《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等著作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经典专著,几代外科医生都是读着这些著作成长起来的。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军医院士群”的7位院士就像一个个从不停息的钟摆,他们埋头苦干、磨砺自强,注重点滴积累,用汗水和辛劳浇灌科研之花的盛开,用努力和付出捍卫院士的崇高声誉。“是勤奋给我铺平了道路。”黄志强院士在个人手记中这样总结自己成功的诀窍。卢世璧院士爱书、爱读书、以读书为乐,是大家都知道的特点,据说他的家里有几个大衣柜,但是衣柜里装的不是衣服.而是书籍和资料!这些书籍资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宝库,同时也是整个骨科研究所的“小小图书馆”。

      和付小兵院士一起共事的孙同柱把他称为是“老黄牛”,“付主任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辛勤耕耘着自己的‘责任田’,在战、创伤研究领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人生年华。”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是付小兵发扬“老黄牛”本色的源泉所在,“业精于勤,勤于练,成于思。我常常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为的是能及时跟踪国内外的学术前沿。”付小兵院士把时间都投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常常因为沉浸其中而忘记了白天黑夜。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军医院士群”的7位院士,虽然有的年事已高,但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精神并没有丝毫减弱,他们仍然继续关注着本领域医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出于健康考虑,医院没再安排90岁高龄的盛老出国访问、讲学、交流等活动,没再让他担任重要学术职务,没再安排带学生、做临床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但是,盛志勇院士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走走,翻阅烧创伤类的书籍文献,评审、修改专业的中英文论文和稿件。他说:“在创、烧伤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我也还没痴呆,能干点就多干点。”就是这么朴实简单的话语,却支撑了一辈子的坚守。“姜老上楼时嗒嗒的拐杖声,就像是催人奋进的鼓点。他会问我们‘今天有大手术吗?’‘手术做得顺利吗?’‘有危重病人吗?’科室里的同事回忆起姜泗长院士晚年的日子,不禁倍加感慨。尽管姜泗长院士从临床一线退了下来,但是他的心从未离开过耳鼻咽喉科。每天,做完必要的锻炼和理疗,他都要走进研究所关心一下科室的情况;即便不到办公室,他的“意识”也停不下来,一会儿打电话到病房询问某一位病人的病情怎样,一会儿又去询问课题的进展情况,一会儿又打电话询问项目的筹备进程……姜泗长院士的精神和风格已经成为解放军总医院乃至全军医疗战线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一名医生而言,从基本做起是他的本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无论“名医”的口碑有多响,“院士”的头衔有多高,“救死扶伤”始终都是天职、是本分。完成救死扶伤的天职需要高超的医术支撑,而高超医术的形成既基于点滴医风的“浇筑”,也蕴涵于从细节着眼的环节之上,更生长在每一个查房、写病历、出门诊的行动之中,也累积在每一张切片、每一个标本、每一把钳子的“背后”。

      “军医院士群”的7位院士,每一位都是数项荣誉加身,其光环闪耀医学界,但他们淡泊名利,从不以“权威”自居,也从不在荣誉上面坐享其成。“奖杯、荣誉是一种虚拟的东西,虽看得见却琢磨不到内在的美,人活着就应该把每一天当作新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付小兵院士关注的不是荣誉的大小,而是怎样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为更多的患者创造生命的希望。

      如何为病人开出一份准确的诊断和付诸有效的治疗,是医生永远都在探索。我国现代耳鼻咽喉科的先驱姜泗长院士创立的“鼻子诊断”,就是用棉卷擦出病人耳道里的分泌物,放进鼻孔认真闻辩,有时,由胆囊性中耳炎而引起的分泌物会发出恶臭的气味,经常让病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在姜泗长的行医观中,“鼻子诊断”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医德的小层面,而是成就“千里”和“江海”之高超医术的“跬步”和“小流”。从诊疗的第一步入手,将医术的修为落实到一个“小棉卷”上,这是成就医术丰碑的块块奠基石。

      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也曾专门强调不能轻视基本功的训练而只重视先进仪器检查。他经常说:“猫儿当虎打,要事无巨细!”方耀云教授谈及姜泗长院士,总是不忘记提到他在基本功训练上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我们那时没有先进的测试设备,但是也一样诊断准确。基本功的训练就是不断重复一、二、三,进而让它成为习惯。比如,从最简单的拿音叉开始,手应该放在音叉柄的什么位置,拿高了影响振动,拿低了控制不住。”姜泗长院士对学生的“严”是出了名的,他要求学生手术时的一招一式都要规范。当年每当方耀云学做一项新手术,姜泗长院士就站在旁边紧紧盯着,放手不放眼,直到缝合切口,她单单为了一个手术结不知道在手术台下练习过了多少遍。

      舍得下功夫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手术做得快说明不了什么,关键是要做得好。”黄志强院士认为,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不能满足于“刀匠”,而应该具有扎实的临床学科基础,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舍得对疾病的诊治花气力下功夫。他每次查房,都会仔细地凝视患者,不言不动地在床头站上20分钟,宛如老僧打坐,他经常会面对一张病人的片子,静静看上一个小时,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正是这样“下功夫”进行仔细、全面的病情洞察,才形成了他准确的判断力和独到的诊治方法。“黄院士手术解剖清晰、层次分明、操作轻柔,准确判断与高超技术浑然一体。这是他在长期实践中练就出来的功力。”黄志强的博士研究生姜凯这样描述自己的老师。

      无论是从科研到临床,从应用研究到基础研究,从个人的医疗技术到学科的全面发展,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阅读最新文献资料,都是科学研究者的应有之义。“我不是十分聪明,也没有小聪明可耍,我用功啊!”老年的姜泗长院士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研究所订阅了5本外文杂志,80多岁的他每期都深度阅读,一旦发现了有用的文献资料就推荐给主攻这一领域的学生们。要了解国外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等于“瘸了腿”。姜泗长院士自费订阅《英语学习》杂志、每个星期日早晨8时,他都会准时开始学习英语,无论是练习发音还是领悟文章,他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对于一名院士而言,勇于承担风险是他的品格。精湛高超的医术是好医生的必备条件,但勇于承担风险、敢于挑战,把患者病人的利益第一位,自己的个人得失是其次,才是一名优秀医生最宝贵的品质。

      承担风险需要的是“胆量”,“胆量”是建立在精湛医术的“把握”之上。黄志强院士从医过程中,将忘我、担当的医风诠释的淋漓尽致。曾经与其共同工作过的人,都熟知他的一条宗旨,“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不敢开的刀。”转自内蒙古某医院的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手术后患者,情况危急,只有再次手术清除致感染病灶,患者才能换来一线希望;东北化脓性胆管炎病人两次手术不理想,伤口仍然渗液不愈合,再次手术若不成功,负面影响较大;一位古稀老人患胰头肿块,有婴孩头般大小,辗转北京数家大医院均不敢行根治切除术,在这些重病疑难病人面前,黄志强院士将个人的利益抛之脑后,将回避风险不失盛名的“务实”全然漠视,毅然为这些患者进行了手术,他说“不能尽我所能地为病人解除病痛,要我这个一级教授有何用。”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对重危患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日夜守候,尽力抢救而获得赞扬,而应该与病人站在一起,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放弃保守思想,千方百计去改进救治措施,使患者获得当前可能的最佳治疗。”王士雯院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勇于突破老年患者的“年龄禁区”,没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决心是做不到的。她先后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了电生理、导管右心起搏、冠状动脉造影、溶栓、球囊扩张等多项先进诊治和介入治疗技术,使老年患者不因高龄和地位特殊而失掉享用最先进但又有一定风险的高新医疗技术。

      一位74岁高龄的病人,患急性心肌梗塞才8天,又“遭遇”膀胱癌侵及血管引起泌尿道出血,经内、外科抢救仍出血不止。一方面,不做手术切除肿瘤会会导致血流不止,出血达4000毫升处于休克状态,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心梗急性期大手术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心源性休克加出血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极大威胁着患者生命。面对这样的艰难时刻,王士雯院士仔细权衡利弊,将可能的风险和个人安危得失搁置一旁,而将怎样把病治好、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她当机立断为患者施行膀胱切除术,在各科室密切配合下,肿瘤顺利切除,出血也被止住。“这一刻的喜悦和安慰似乎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食物都不能比拟的……”王士雯院士感慨着……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李然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