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其次,权威媒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第一时间播发了消息,称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新闻频道《面对面》对莫言作了专访。 ③业内人士一致叫好。文学界、艺术界、文艺评论界等。专业领域唱反调的不多。社科界有不同声音。如,国防科技大学倪鹏云教授认为:“莫言是用污蔑、抹黑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和中国人民来博取西方资产阶级文人学者的欢心。”毛齐文认为:“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凭借《丰乳肥臀》、《蛙》几部不堪入目的东西,竟公然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但批评的声音还是少数。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对莫言获奖有异议的很少。也不是一个没有。前不久我去武汉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通行的有一位是清华大学搞文化研究的教授,说起莫言获奖就愤愤不平,他就认为,莫言的小说完全是用后殖民主义的写法来骂中国人。还是回到正题。上下一致叫好,这种情况以前很少见。以前,我国政府对国际体育赛事奖项和国际文艺奖项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别。对国际体育赛事奖项很重视。但凡我国运动员在国外重大赛事获奖,国家领导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表示祝贺。比如,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央政府不但表示祝贺,运动员回来后,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和冠军们合影纪念,待遇非常高。
但作家、艺术家、导演在国外获奖,国家领导人、权威媒体几乎有表示祝贺的。我印象是几乎没有。以前,有时候不但不祝贺,还遭致批评。比如,1988年张艺谋根据莫言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在国外获得的份量最终的电影大奖。消息传来,引起了国内一片骂声。大家都认为,张艺谋这小子简直是可恶,电影《红高粱》太糟糕。把中国给丑陋,展示到外国人,让外国人来嘲笑我们。几乎所有媒体批评这部电影。但这次不同。这次同样是莫言的作品,中央领导叫好,媒体叫好,文化界人士叫好。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变化。它说明几点:
一是说明中国知识界心态更加平和,也更加冷静地看待展示反思历史、暴露民族问题的文学艺术品。不再是简单地二分法:赞扬自己的就是好作品,批评自己的就是不好的作品。
二是说明我们对审美规律、艺术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已经意识到,艺术与现实是不同的,作家的视角与现实生活不能等同,两者不能划等号。
三是说明不再仅仅从意识形态考虑问题,不再是凡是老外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在审美价值的判断上,我们与国际社会还是有共识的。
第四,更重要的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完善文艺评价标准的样本。
实际上,上面的三点已经将莫言获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总结了。这里只是作些延伸分析。
我们知道,现在中央指导文化发展的大的方针、政策,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句话叫做“二为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还有一句话叫“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导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还有一句话叫“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是指导文艺发展的基本要求。
什么叫弘扬主旋律呢?就是宣传部门常说的四句话:“以科学理论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前两句话侧重讲学术要求,后两句话侧重讲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就是说文艺产品要表现高尚的精神,通过正面描写来鼓舞人。我理解,“弘扬主旋律”是对作家艺术家的引导性的要求。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所指出的,“弘扬主旋律”重点是强调作家艺术家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但在实践中,有时候“弘扬主旋律”变成对写什么的要求。认为正面表现现实生活的就是主旋律,反之就不是主旋律。表现主旋律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弘扬主旋律变成了题材决定论,甚至变成了衡量文艺作品的政治标准。有一个分管宣传文化的领导,前年“两会”在一个省里参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讨论。他解释什么叫“主旋律”。说“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当家作主好。这种观点过于简单化主旋律。这意味着歌颂就是主旋律,反思历史、针砭时弊就不是主旋律。
按照以上对主旋律理解,莫言的小说就算不上是主旋律。所有有人评价莫言是体制内的另类。他是体制内的人,他现在是作协副主席。但他是一个另类是说他的小说不符合主旋律的要求。
其一,他的小说里几乎没有理想的英雄人物;
其二,他的小说没有昂扬向上的描写,几乎都是悲剧结束。他的小说都是描写民族苦难、中国人生活的艰辛,这是他小说不变的主题。中国人活得不容易,尤其是女性,格外的不容易。他有一部长篇小说叫《丰乳肥臀》。莫言自己很看重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出版后封面上有莫言的一段话:你可以不看我的所有作品,但是如果你要了解我的话,那你就一定要读一读我的这本小说。从审美的角度,这部小说确实写得好。但从思想内容上来讲,这部小说跟主旋律差距很大。
这部小说时间跨度100年,从民国写到改革开放。主人公是一位母亲。这个母亲年轻时嫁给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没有生育能力。中国传统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办法,她只好找其他男人去睡觉。前面八个全是女孩,到第九个也是最后一个才是男孩。这么多孩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八个女儿后来嫁的男人是各色人等。有的嫁给了土匪,后来这个土匪当了汉奸。有的是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开明的绅士,后来这个开明的绅士成了国民党的要员,成为地方抗日领袖。也有的嫁给了共产党地下抗日武装,解放以后成了当地的干部。虽然经历各异,但最终的结果都很不幸。整个的小说带给你的感觉,就如同《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叫做“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其三,从政治角度看,莫言的小说立场也是有问题的。比如,莫言有一部小说叫《生死疲劳》,也是他的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莫言获奖理由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生死疲劳》就是一部很典型的小说。
但从政治角度,这部小说跟当下的政治观念并不合拍。
他写地主老财是勤劳致富,质疑解放初一些地方土改镇压地主做法的正确性。小说写一个地主老财在土改的时候,被民兵拉到当地的桥头被枪毙了,而且死得很惨,脑浆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