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我们小顺来,这里有总理的微笑,画坛泰斗的墨迹,湖畔渔家女的歌声,周尔均将军的题词……”一首《请到我们小顺来》,唱出了绿水青山里一座红色小镇的百年故事,唱出了故事里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唱出了小村数代人默默坚守的信仰。这首歌,出自退休的云和县文化馆前馆长徐景舟先生之手。
自2008年退休之后,徐景舟作为老党员不忘初心,利用自己曾在文化馆的工作经验,致力于挖掘小顺的历史故事,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35万多字的小顺村村志,这是云和县有史以来第一本村志,从未学过电脑的他自学技术,将小村的历史留存了下来。他自掏腰包到处奔波,收集资料、查证史料、文献考证从来都是亲力亲为。徐景舟也曾遇到过不被理解与支持的情况,为了写好这本村志,他跑遍了山上的古墓,采访过的人不计其数,就这样一路走、一路问,小顺村的历史线条逐渐在他的笔下被明晰地刻画了出来。
绿水青山环绕着革命小村
徐景舟在村志中详细记录了小顺村的各种文化瑰宝和名胜古迹。这里有与“四大奇石”齐名的“小顺石”,小顺石在印石界享有盛名;这里有丽水市最大的南宋古墓群,历史文化深厚;这里亦是云和龙舟赛的发源地,也有丽水市十大摄影基地之一——瓯江帆影摄影基地,每年都有无数游人来此处观赏游玩、摄影记录。
在小顺村的历史上,板栗和有机鱼是大自然赐予这个小村落的天然礼物。徐景舟告诉记者:“我们村的特产是板栗和有机鱼,当季的板栗特别甜,而来农家乐吃饭的,都会点一条鱼尝尝。这些年,咱村里领导带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还建了很多农家乐民宿。”据了解,小顺村先后建成农家乐民宿14家,年营业额达800多万元,村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红色景点讲述着历史故事
相较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更让小顺村村民骄傲的是他们的红色历史财富。
这里有刻骨铭心的抗战记忆。1937年“七七事变”后,小顺村因具有易守难攻等区位及地理优势,成为了当时江浙一带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敌后保卫中心和抗日指挥中心。周恩来、冯雪峰等一批军政要员和文化名流先后在此留下了足迹,小顺村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小顺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小顺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红色基因”,先后恢复建设了“周恩来视察小顺浙江铁工总厂纪念碑”“冯雪峰同志疗伤旧居”“小顺-梅湾红军古道”等抗战历史文化遗迹。
1939年,周恩来在省主席黄绍竑等人的陪同下到达小顺村,对小顺浙江铁工总厂进行视察,并在工人礼堂发表了重要演讲。80多年过去了,工厂的遗址染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总理的讲话却激励着小顺村人民不忘初心,奋斗如一。
徐景舟寻访各处八年,认真地校对每一点信息,他的村志为村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多帮助。2016年,村庄在原小顺乡人民政府旧址的基础上,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训练营地。基地推出了爱国主义教育服务项目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营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据了解,截止目前,训练营地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此项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495万元。
革命精神指引着初心不变
走在小顺的街头,宁静整洁的街道令人心情畅快,位于村中心的宽阔的初心广场吸引着记者的目光,这是陈小明联合众多村干部一手打造的。初心广场分为四个区域——一个中心和“寻找初心、重温初心、践行初心、表白初心”四大区块。陈小明告诉记者:“红飘带中间是根据当年铁工厂生产的七七式步枪建的模型,步枪象征桅杆,飘扬的彩带象征风帆,寓意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扬帆起航’,咱干部们为百姓谋福利的初心不会改变。”
据了解,小顺村是后靠移民村,村委领导不断寻找出路,摸索着将自身特色的资源和文化挖掘、展示出来。他们采用“红色旅行”和“绿色发展”相融合的“红+绿”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不畏艰辛,大胆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才有了小顺村现在的成就。
记者翻动着村志,感受到小顺村的变化,这些变化来之不易,是几代领导班子共同努力奋斗而来的……徐景舟写村志,正是在将他热爱的小顺这些年的变化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日子是如何一步步变好的、过富的。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在文化馆工作还是写村志,都是秉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未来徐景舟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将村志出版,将这份活历史展现给后人,让更多人认识小顺、了解小顺,让小顺村能更好地发展起来。而这本厚厚的村志承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也会顺着一代又一代人一直延续下去,小顺村的明天会因为这些具有革命精神的人的坚持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