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新媒体和我们的戏曲其实是两种语言、两个领域,是内容和技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要跨界,这两种语言、两个体系怎么打通?彼此接触的过程有什么难点?
李铭:今天参加活动真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跟曹院长也探讨了。作为戏曲院团不乏有一些院团媒体方面做的很好,宣传及各方面也都做的很好。戏曲演员的脑子可能都在创作上,我们各个院团都有痛失机会的经历。原来的一些老艺术家的思想真的不够开放,“我当初受很多罪学了这个东西不能轻易地露出去,”一些艺术家有这样的观点。现在真的应该把媒体放在高的位置,作为院团的管理者和主演应该树立一种时时刻刻与媒体接轨的观念。我们时时刻刻对戏有交流,对词、对唱腔,这时真的应该有一个团队进行记录。哪怕拿着一个手机,当时有这样的意识拍下来,然后放在平台上。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副团长李铭与主持人就戏曲院团的新媒体意识问题进行讨论。摄影:光明网记者潘迪
张玉玲:幕后的工作状态是最可以感动人的。
李铭:中宣部给天津宣传部下文,天津也是戏曲大码头,学习强国想上一些戏曲的素材。演出的片段,整出戏,半出戏,片段的,技巧的,以及平常的花絮,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往上传的,观众肯定也是非常喜欢看的。我们几家院团长之前开会,我们觉得上一个片段,《珠帘寨》上一个片段好办,我们没有问题,但如果拍花絮对院团来说有点捉襟见肘,需要组建团队。戏曲院团大部分的脑筋还是走在艺术生产上,新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接受有点慢。
张玉玲:这体现了国有院团的认识问题,能不能接触新媒体,愿意不愿意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愿不愿意放下身段和年轻观众甚至是年轻的网民进行互动,这就是一种认识问题,怎么能够让院团体现出版权与价值?
胖不墩儿,你进行跨界的过程中,你认为难在什么问题,存在着版权的担忧吗?
胖不墩儿:作为画画的人来说,版权这件事太难了。你的画发出来以后就基本被别人拿走了,没有什么办法完全维护。当你发现有人进行商用可以找律师做这些事,但在我来说如果你不商用的话,大家拿走就拿走吧,这也是一种传播。但如果你拿去挣钱,还不跟我说,这就有点过分了。
张玉玲:戏曲利用新媒体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放大了我们的观众。可能你在剧场就是几百人可以看,但在平台就是上百万人看,这完全是一个巨大的放量。
芦总,您认为做传统文化和戏曲的难点在哪里?
芦琦:刚才提到如何把传统的戏曲传播做到大众化和年轻化,难点就是大众化和年轻化。我们平台有很多戏曲演员,年轻演员也有这样的困扰。上次两会的时候,我们的主播在两会代表发出声音,如何让我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他是国家二级演员,他的父亲是一级演员,也是中国女子川剧变脸的演员。他自己独创了莲花手舞来融入戏曲的元素,粉丝爆了,超级喜欢。他配上了一些古风的音乐,把一些元素拿过来。他可能会觉得如果我唱一段,对年轻人来说不能那么快的适应。他选择的是拿一些元素出来,拿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的创新和改编,效果非常好。我们平台给的是渠道,资源和流量等等。但最核心的东西其实还是内容,一个是年轻演员如何可以把传统的内容创新到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新方式。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平台对于这些年轻演员的一种教育和培育。我们其实也有做主播教育,如何让专业院团适应新的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