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夏都、首都后花园
森林城市、天然氧吧
……
地处北京市西北部的延庆
有着多面的城市符号
这些符号的背后
都离不开“生态”二字支撑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绵绵青山,潺潺绿水
护养延庆一方水土
也被勤劳的延庆人转变成了“金山银山”
一个又一个的生动实践
诉说着“美丽延庆·冰雪夏都”
建设延庆“最美冬奥城”
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奋斗新诗篇!
底色篇:蓝天净水绿成荫
今年,在最美四月天,延庆区700余名干部群众来到冬奥小镇——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参加义务植树,为家乡披绿,市民韩可一就是其中的一员。“2019年北京世园会以后,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态意识也越来越强,春天补绿增绿,到了夏天,放眼望去,一片绿葱葱的,看着就让人感觉心情特别舒畅。”韩可一说。世园会后,延庆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正成为延庆的生态之基。
曾经的“南荒滩”,现在的“森林城市”。延庆依靠植树造林,为城市蜕变注入了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仅2020年,延庆全区就完成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8741.66亩,栽植各类苗木49万余株。其中,围绕服务保障冬奥会,在张山营镇实施山前平缓地造林593.44亩、浅山台地造林166.75亩、重点区域造林33.58亩;在八达岭镇、康庄镇等11个乡镇实施造林绿化7947.89亩,新植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截至2020年年底,延庆区森林覆盖率已达61.13%。“京畿夏都宜居地,长城脚下森林城”的规划愿景初步实现,“一核、一环、三带、五廊、十园、多点”的城市森林格局日渐明朗。
蓝天白云则为延庆生态注入“强心剂”。2019北京世园会举办期间,延庆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成功撑起一片“世园蓝”。会后,延庆区始终将秋冬季“一微克”攻坚和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全区聚焦扬尘、散煤、柴油货车、裸地、餐饮油烟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让“世园蓝”变成常态化的“延庆蓝”。2020年,延庆区以PM2.5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在全市率先实现PM2.5、PM10、SO2、O3、NO2、CO等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全年优良天297天,稳居全市最多。2021年一季度,延庆区PM2.5平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榜首。
蓝天保卫战永远在路上,净水行动也从未落后。延庆区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建设城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治污、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等措施,铺开了治水、护水的水生态之网,绿水净水已然成为延庆的生态之源。
大榆树镇程家营村村民贺景芝家中,每到做饭的时候,她就会钻进厨房洗菜、和面,忙碌而喜悦,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流淌而出,贺景芝开心极了。
大榆树镇程家营村村民贺景芝说:“现在用水真是太方便了,还倍儿干净,直接喝都成,放两年前,可不敢。”
2019年10月,延庆区农村供水站达标改造及新改建水源工程正式开工,为村级供水站更新了水源井、新建了井房并添加了联合式消毒设备。与此同时,采取“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等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8.8万立方米/日。如今,延庆区已解决165个村的污水治理问题,全区所有乡镇、村的用水问题得到了保障,村民喝上了健康放心的饮用水。此外,延庆区还强化治理机制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完成了8条中小河道的治理,划定46条河道蓝线,深入实施“河长制”,为水治理夯实了“链条”。一系列的生态建设措施,使延庆区成功获评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北京市节水型区。
城市篇:借力赛会城“焕颜”
京张高铁开通后,在市区工作的延庆小伙儿杨岩就成了这条线路的常客。高铁的开通,让他的生活节奏变了不少。杨岩的工作地点在雍和宫附近,每逢周末、节假日,他都需要在市区和延庆之间奔波。以前,他开车往返需要4个小时左右,但京张高铁的开通,一下让他的单程缩短到了30分钟以内。
延庆市民杨岩说:“现在不用在路上花费太长时间,我回家的次数都比以前多了不少。”
杨岩生活节奏的变化,是延庆借力赛会筹办举办契机,城市建设取得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过去5年,延庆区百康路、延农路、东姜路等5个世园会配套公路项目完成了提级改造,包含松闫路改线段道路工程、小大路改建工程和京青线110国道大修工程在内的3个冬奥会外围公路保障项目陆续开工,82条143.9公里乡村公路也惠及到了全区所有乡镇。
2019年年初,京礼高速(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北京平原段)正式通车;同年年末,京张高铁首发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2020年上半年,南山环线(一期)全面通车;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换乘中心)目前也已完成建设,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延庆城乡道路越修越长、越修越宽。
“办好两个会,搞活一座城。”冬奥会、世园会成了延庆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四通八达的城市干道、轨道交通,让延庆走出来、走进去都变得更加便利。打破多年交通瓶颈,延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也显著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产业篇:生态经济齐头进
为期162天的2019北京世园会为延庆园艺产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延庆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重点吸引世园会参展企业、机构落户。2019年,中关村延庆园与北京御赡园园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胖龙丽景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现代园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5家世园会参展企业正式落户延庆,这也是世园会带动效应的直接体现。
引来“金凤凰”,也要种好“梧桐树”。为了完善延庆园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飞跃。延庆区积极推动建立产业组织,集聚创新资源,不断创新园艺产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多层次有效结合。
永宁镇新华营村的北京双时助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摇身变成延庆区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HBD)菊花产业园,并在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指导下,建立了菊花新种质创制和配套种苗繁育研发基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产业化国家创新联盟、中关村嘉卉园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一批联盟陆续成立,建立起现代园艺产业“智囊库”,充分发挥专家资源和行业权威性优势,推动现代园艺产业创新发展;延庆区还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领域创新创业基地,立足园区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园艺、自然康养、文创艺术、节能环保等绿色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园艺研发企业和园艺科研机构进驻园区,推进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建设。
在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下,围绕“冬奥、世园、长城”三张金名片,延庆区着力培育的绿色“高精尖”产业也迎头赶上。
为助力产业升级,延庆区将旅游产业列入绿色“高精尖”产业体系,通过建成全域旅游智慧服务系统、开发“美丽延庆”小程序等措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拓宽旅游消费新内容。
围绕工业级、军用无人机产业领域,延庆区重点发展无人机全产业链。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发展,盘活1.1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打造集生产、研发、测试、办公于一体的无人机创新基地,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目前已聚集航天九院、美团等43家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围绕科技服务冬奥及城市运行需要,延庆区还为无人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据悉,远度互联等企业已在我区开展了气象监测、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应用项目,无人机+应用模式与产业融合示范区的雏形日趋显现。
作为重点培育产业的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产业也迅猛发展。截至目前,中关村延庆园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企业总数已达153家,涉及清洁能源、新基建、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空气净化设备研发生产、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其中,不乏中材叶片、环都拓普等11家规模以上企业,钜光太阳能、中科宇清等13家国高新企业,以及北玻院、华润泰达等4家瞪羚企业。
围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延庆区还大力建设冰雪运动场地、组织冰雪赛事活动、培育冰雪人才,同步衍生的滑冰教练员、浇冰师等冰雪新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冰雪饭”。
民生篇:处处绽放“富民花”
红色老区大庄科乡,小小的香草敲开了村民的“致富门”。沙门村本是一个平凡的小山村,得益于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的自然条件,2016年,在北京农学院专家帮助下,村子引入外资、流转土地,种起了香草。延庆区加大对园艺产业的扶持力度,沙门村香草种植面积一下子增长到了80亩,几乎村里能用的土地都种上了香草。整个村庄年人均收入倍增,就连74岁的老人也挣上了工资,每年还有土地流转金,将来还有分红。
大庄科乡沙门村党支部书记闫贵发说:“以前,我们村的工作在全乡不算冒尖,村民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我做梦也没想到,小小的香草让我们村名气大增,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还带动了全乡产业发展。”
八达岭长城脚下的石峡村村民则吃上了“民宿饭”。延庆首家精品民宿“石光长城”的创始人贺玉玲是地地道道的延庆人,2015年,延庆区不断攀升增长的游客量和石峡村里闲置多年的老院落,不仅让她经营特色乡村酒店的想法落地变成了现实,更让她和村民一起成为首批吃到“螃蟹”的人。
“石光长城”的创始人贺玉玲说:“最开始我从村民手里租了10个小院,平均租金每年1万元左右,还雇用了7个村民,工资每月3000元保底,附带五险,既能盘活房屋,也可以让大家得到实惠。”
如今,“石光长城”已发展成为集文化、娱乐、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民宿项目,17个小院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在延庆区15个乡镇中,像石峡村一样,跟上了时代步伐,依托精品民宿实现“蝶变”的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延庆共有100家品牌民宿、民宿小院300多个、高端床位3000多张,民宿旅游收入也从2015年的不足10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5200多万元。一个又一个的精品小院,把“美”融进了游客的心中,把“富”装入了群众的腰包里。
为了让更多延庆人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福利,延庆区人力社保局因人施策,打出了培训与就业深度融合的“组合拳”,与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万达等2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岗位+培训”适应机制,开展订单式培训,破解企业人才需求分散而技能培训不能及时跟进的问题。旧县镇烧窑峪村村民李鹏就是受益者之一。待业期间,手机上“蹦”出的一条信息让他知道了延庆区的惠民培训项目。经过专业培训后,李鹏正式入职北京蓝天飞扬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无人机驾驶教练。
旧县镇烧窑峪村村民李鹏说:“不用自己花钱,还能增长技能,最重要的是,学习到我梦寐以求的无人机驾驶技术,我还用它就业了。”
现在的李鹏,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彩,已经成为无人机教学的“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