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年眼中的成都:理想与生活双向奔赴
首页> 专题频道> 评论专题> 明眼看川> 文明城市 > 正文

青年眼中的成都:理想与生活双向奔赴

来源:光明网2021-08-13 1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期,在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等15个城市成为了2021年的新一线城市。数据显示,成都是新一线城市中除重庆外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近十年来,成都常住人口增加581.89万人,是诸多新一线城市中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

  无论是曾去过成都的人和已经留下来的人,缘何都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充满了期待?究其缘由,生活的便利、发展的动力、文化的魅力或许是成为国内众多青年男女向往之地的根本原因。

  融入市井生活舒适圈

  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内涵、人文底蕴,是让人爱上这座城市主要因素。近年来,成都市在老城区改造提升方面,将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著居民的生活场景和习惯,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2018年,新疆青年何玉林辞掉了“铁饭碗”,离开三尺讲台,一个人一把琴一辆摩托车,从新疆一路唱到了成都。如今,何玉林成为了玉林西路一家小酒馆的主理人。何玉林表示,在30岁的年纪开始一场理想的奔赴,或许是一场“豪赌”,但他来到了成都后发现,安逸舒适的美好人生刚刚才找到起点。

青年眼中的成都:理想与生活双向奔赴

  闲暇之余,何玉林喜欢在酒馆门口喝茶、弹琴、发呆和聊天。决定来成都之前,何玉林曾考虑去其他的城市发展,在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后他发现,天府文化所蕴含的包容、开放又时尚的文化基因正好与自己的性格相匹配,在成都既能承载理想还不脱离生活,可谓两全其美。

  “成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以成片更新为主线,推动了城市功能品质综合提升。”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对成都市一环路市井生活圈项目改造时,通过坚持“点、线、面”结合,以一环路为轴,整体谋划28个重点片区,联动周边119个老旧小区、12个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实施整体打造,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和街巷脉络,推动社区治理全覆盖,营造出高品质、可持续的市井生活消费场景。

  随着成都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城市在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何玉林表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成都这座城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文化气质,深深地吸引着众多外地来蓉的青年们落户发展。

  让青年人留下来、住得好

  对新一线城市发展来说,房价的持续稳定将是直接吸引人才的前来落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让人才留下来,得先让他们安心住下来,这点成都做到了。

  热爱短视频的95后苏野,自2014年来成都上大学后,开始融入成都、了解成都,从此让他下定决心留在成都发展。经过四年发展,苏野目前已是一家传媒公司的创始人,他所经营的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短视频服务商。

  苏野的创业发展速度,与成都的发展速度可谓高度同步。人口持续净流入,新经济快速增长裂变、城市发展持续规模领跑西部,古朴与时尚相结合的现代化都市,使成都经常性地占据热搜榜前列。

  不断提升市民的居住品质,成都连续出台政策“留人”的小妙招。今年以来,《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公证摇号排序选房有关规定的通知》等系列房产新政的发布,对规范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秩序,维护成都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成都还持续推进居住品质提升,全面提高物业服务管理覆盖范围,鼓励老旧院落、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住房等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力争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达60%,同时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设,提高住房建设品质。

  “这座城市处处都散发出人文关怀的气息,幸福美好生活指数持续在提升,美好生活、美好的发展前景让大家能看到更多的可能。”苏野表示,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城市,但无论从居住、工作还是消费,都觉得成都的生活环境相对来讲很舒服和惬意。相比成都房价在新一线城市的排名而言,生活的幸福感会提高不少。

  青年人的理想生活圈

  住在成都高新区大源片区,工作在天府四街的新成都人严蕾,为了遍地美食的成都,去年离开了生活5年的日照,选择来到成都发展。吃不完的小吃、看不够的熊猫......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无比喜欢。

  住得舒心、社区舒服、买得舒畅、质量舒美,如今正在被成都定义为城市最鲜明的竞争力。成都也以自己方式不断兑现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成都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线,实施舒畅消费计划,在推动消费场景营造、数字经济赋能、品质消费升级方面加大力度,从扩大消费新供给、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培育消费新品牌等方面入手,推动市民日常消费向舒畅消费转变、刚需消费向舒美品质转变。

青年眼中的成都:理想与生活双向奔赴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让自己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无限发展未来。”严蕾说,之所以选择来成都发展,除了美食美景,更看重的是成都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且居住在成都的便利性,也让她为这座城市沉沦。以她所居住的大源片区来说,消费购物周边有伊藤、世豪广场、鹭洲里等一系列的综合体,步行去天府四街的工作地也只需十多分钟,周边医院、学校等配套也是非常的齐全,20分钟内的生活半径就是她的理想生活圈。

  此外,成都今年致力于创享15分钟幸福生活圈,围绕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生活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严蕾表示,在成都总有理由让你留下,可以是高性价比的房价,可以是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琳琅满目的美食和公园城市的美好景致,留在成都让美好生活多了更多想象空间。(谭维维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03-23 19:14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03-23 10:36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