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李先宏 通讯员 高祥勇
出席2021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的嘉宾,围绕打造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平台,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展开深入交流,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各具合作优势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开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之后的第一年。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国东盟合作逆势上扬。
在数字经济方面,中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基础扎实,各具优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和东盟的数字经济总量有望达到9.58万亿美元,将为双方拓展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湖北、武汉与东盟渊源深厚——2008年,湖北成为第一个东盟秘书长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中国省份;2019年,东盟成为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5月,东盟上升为武汉第二大贸易伙伴。
2020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0%,其中武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365.0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7%。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小米第二总部,相继落地建设。湖北、武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得到参加会议的嘉宾交口称赞。
老挝经济与商务参赞宽赞·燕素提曾于1992年至1996年在武汉大学就读。毕业后的25年来,他第一次回到武汉。“变化太大了!只有经济发展够好够快,才能有这样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教授王胜开认为,武汉具备几大优势,一是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充实的人才储备形成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三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能吸引大量合作伙伴。
打造合作新平台
论坛上,工信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东盟国家数字经济主管部门、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中国及东盟商协会、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就如何深化合作深入交流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建议,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推动中国“十四五”数字经济相关发展规划与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年的对接,畅通交流合作渠道,创造更多的利益契合点。
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认为,要深耕合作领域,重点推进5G、云计算、数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加强在数字抗疫、电子商务、数字旅游、数字支付、远程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依托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平台实施一批示范性项目,促进疫后经济复苏。
数字经济人才合作,是论坛讨论的热点。许科敏建议,大力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携手推动社会数字化的能力建设。邓锡军说,应凝聚政府、企业、智库等各方力量,深化人才培养合作。“中方愿意借助数字经济奖学金项目,为东盟青年提供来华深造的机会,帮助东盟加强数字人才储备。”
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武汉市提出了具体举措。武汉市委副书记张曙介绍,今年起至2023年,武汉每年将面向东盟举办10场以上数字经济交流活动、培训1.5万名以上数字经济人才、提供200个以上东盟在汉留学生实习实训岗位。
数字贸易、数字人文等也成为畅通国际经济循环、增进民间友好往来的重要渠道。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震表示,快手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有1000多万日活跃用户。利用这一优势,希望与武汉市合力搭建好中国—东盟之间的商务、文化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