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位于祖国北疆内蒙古的西部、黄河几字湾的顶端中部。她南临黄河,中亘阴山,山南是肥沃的前套平原,山北是水草丰美的达茂草原。
这里孕育了辉煌的史前文明,也曾闪烁青铜文明的火光。隽美如画的包克图,草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融汇贯通。胡服骑射开启民族互鉴的先河,昭君出塞拉开民族和好的序幕。各族人民敦睦相亲,交往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与历史对话”第二十八期节目对话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包头博物馆馆长张海斌。
01.
大河毓秀——新石器时代
早在6000多千年前,包头就有人类居住。阴山山脉大青山包头段的南麓和沟谷台地发现了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东河区阿善遗址和西园遗址经科学考古发掘。包头最早的阿善一期文化遗存,与之相当的文化类型是仰韶文化石虎山类型和鲁家坡类型,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前4200年之间。其次为西园一期文化遗存,内蒙古中南部称为仰韶文化白泥窑子类型,绝对年代约公元前4200-前3500年。再次为阿善遗址二期和西园遗址二期遗存,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称为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也是仰韶文化的第三阶段。这类遗存相对较多,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500-前3000年左右。第四为阿善遗址三期和西园遗址三期遗存,这类遗存称为仰韶文化阿善三期类型,年代延续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000-前2500年之间。这类遗存数量众多。最晚遗存为西园四期遗存,属内蒙古中南部区龙山阶段文化遗存,在内蒙古地区以岱海地区的老虎山和准格尔旗的永兴店遗存为代表,命名为老虎山文化,又分为代表岱海和张家口盆地的老虎山类型和河套及南流黄河两岸的永兴店类型。此类遗存极少。延续时间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
阿善遗址
包头史前遗存数量众多,从大青山西段山前台地到大青山腹地乃至大青山以北河谷地段都有分布,仰韶文化发展四个阶段在遗址中都有显示,涵盖仰韶文化发展全过程。仰韶到龙山过渡阶段出现石围墙和石祭坛,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发掘的阿善、西园遗址出土的骨针和骨针筒、刻划巫师形象的陶钵以及西园遗址出土的陶埙、骨播种器等,是这一时期的精品文物。
02.
游牧摇篮——青铜时代
包头地区夏代属朱开沟文化,曾在昆都仑区北部出土过陶三足瓮。2017年在乌拉特前旗塔汉其清理3座亚腰形石构墓,时代属青铜时代。商、西周时为鬼方、玁狁活动地。达茂旗采集西周青铜刀是包头地区发现最早的青铜器物。达茂旗后河发现的殉葬动物骨骼的墓葬,时代约为春秋早期。春秋晚期的西园墓地,被认为是来自外贝加尔湖一带、文化面貌与西戎相近的游牧族群遗存。
在达茂草原数以万计的岩画中,有一部分时代就在商周时期,如车辆岩画、人面像等。车辆岩画在达茂岩画中所占数量众多,多为单辕双轮双马车,四轮、四马的车较少见,个别有无轮车。人面像岩画最早可能到新石器时代,下限在商周时期。在包头主要分布在达茂旗推喇嘛庙塔克玛拉一列岩脉的阳坡。
03.
阴山锁钥——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的包头地区原是林胡驻牧之地,后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拓土开疆,在此筑长城、设九原,包头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行政建制。赵武灵王拓地九原后,迁邯郸吏大夫、奴于九原。大青山麓逶迤的赵北长城及九原区麻池城址北城(九原城址)、208墓地、窝尔图壕安阳布币石范,见证了那个时代。在昆都仑区赵北长城边上清理的一个烽燧遗址,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陶钵、罐等,是那个时期守边战士的遗物。麻池古城附近征集的战国铜鍑则是游牧民族的遗物。
秦灭六国、楚汉相争之际,匈奴在草原大漠勃然兴起。包头因据阴山要冲昆都仑沟,扼关中北大门,秦在此击匈奴、筑长城、修直道。史载九原为秦直道起点,从达拉特旗吴四圪堵东的秦直道向北眺望,可见直道直对昆都仑沟口,麻池城址即在昆都仑沟南口。秦长城东西蜿蜒于包头市北的固阳县中部什尔腾山北坡,个别地段至今保存完好。
西汉初,九原被匈奴所占,至汉武帝复掌其地,设五原郡。汉匈和亲昭君出塞后,五原等汉北疆边郡呈现一片牛马遍野、人民炽盛的祥和景象。王莽篡汉后,安定郡(今宁夏)人卢芳在此割据。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光武帝刘秀收复五原。公元48年南匈奴内附,当于骨都侯屯五原、助汉戍边。后北匈奴覆灭,鲜卑尽占其地。太守崔寔教民纺绩,秣马厉兵,五原政惠边宁。
包头汉代遗存最多。包头地区的汉代城址共发现9座(与长城相关的障城除外),古地名考订的有:麻池城址北城为秦九原城、汉五原郡九原县城,麻池城址南城为汉五原郡五原县城,东河区古城湾城址为汉五原郡稒阳县城,孟家梁城址为副(稒)阳城,哈德门城址为原亭城。另外,包头附近的乌拉特前旗三顶账房城址为成宜县城,达拉特旗二狗湾城址为宜梁县城,还有固阳县境内的下城湾、城梁、梅令山等较大城址,是当时北假屯田遗存。
麻池古城航拍图
赵北长城、秦长城汉代沿用,还在阴山以北向西北方向新修汉外城南北线。汉五原郡郡治九原在今包头麻池城址北城。因为包头扼关中北大门,所以西汉王朝对这一地区的军事防御十分重视。除重新修缮了蒙恬新筑的长城,又于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命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现在达茂草原两道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长城,即是汉代新修建的。这两道长城被称为汉外长城。汉外长城北线可能是光禄勋徐自为公元前102年修建的,这条长城在当年秋天被匈奴毁坏。汉外长城南线稍后修建。《汉书·匈奴传》载“其明年(公元前78年),匈奴三千余骑入五原,略杀数千人,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取吏民去。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此处的“塞外亭障”应指汉外长城南线,而且“烽火候望精明”符合其设置特点。此外,汉代在固阳县明登山、石拐缸房地、昆区昆都仑沟南口都修有长短不一的长城,为当路塞。包头地区的古塞有石门障、稒阳塞、五原塞、光禄塞等。石门障,据出土印有“石门”字样的陶片,有人推断为梅令山城址,但从地理位置看,昆都仑沟障城(位于大青山昆都仑南口什鸡王圪旦)更与《水经注》所记相吻合。五原塞指今乌拉特前旗和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这段长城在汉代又重新修缮利用。西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东汉初呼韩邪单于日逐王比附汉都是先款五原塞。光禄塞指达茂境内及向西北延伸的汉外长城。稒阳塞当与石拐及其以西大青山、乌拉山前的赵长城有关,这段长城在汉代也曾利用,其防御中心是昆都仑沟。
包头清理发掘的汉墓有百余座,主要集中于南郊。这些汉墓形制有土坑墓、木椁墓、砖室墓、土洞墓四类。经整理分为五期,一期为西汉中期,二期为西汉晚期,三期为西汉末至东汉初,四期为东汉前期,五期为东汉后期。墓葬时代上迄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下至建安二十年(215年)。墓葬以西汉晚期、东汉后期墓葬数量为多。包头汉墓数量众多,序列基本完整,大型墓葬较多,出土文物丰富且较为精美,文化特征具有一定游牧文化因素,是汉代北边一度出现的民族交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历史写照。以九原区召湾墓群最为著名,出土反映昭君出塞重大历史事件的“单于和亲”瓦当、雕刻精致的神怪人物及动物、植物纹的黄釉陶樽、青龙白虎石享堂、建宁三年(170年)石碑、骨尺等重要文物。九原区阿嘎如泰汉墓出土的彩绘画像石亦弥足珍贵。
包头汉代文物具有珍品多、价值大的特点,在内蒙古汉代考古中独秀一枝。
终审:吉艳敏
复审:王佐政 初审:王猛编辑:牛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