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邓林
日前,全国首列采用进境“铁路快通”新模式的中(中国)老(老挝)班列顺利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并完成所有清关程序。此次共装载了25个集装箱500吨木薯淀粉,该班列的顺利抵达,标志着中老班列正式迈入“铁路快通”时代。
“铁路快通”即“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是海关总署为进一步畅通向西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班列高质量发展,针对铁路运输集装箱货物特点推出的新型监管业务模式。在该模式下,进出口企业可在班列还未入境前提前办理“快速通关”手续,班列入境后无须停留口岸另行申报办理转关手续,可直接运输至目的地海关办理清关手续,实现海关监管力量的全国性集约调度。
这只是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创新模式之一。近年来,成都在立足自身区位资源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进程中,基本形成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际班列已联通境外6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实现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稳定运行和有机衔接。
不仅如此,成都正以更大的定力、实力和魄力向全球瞭望。目前,成都的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都在持续、健康、高效地投入运营,依托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两大枢纽,创新出空、铁、水(海)联运的模式,构建出“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和对外开放体系。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成都这座西部内陆城市,在对外贸易的跑道上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如今,成都已构建起国际(地区)航线达131条,航空物流、飞机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适航审定等越来越多的航空产业落地成都,构成了这里航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也推动着成都的航空经济发展。在双流区,一大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投运,航空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在青羊区,航空整机、飞机服务保障、航电系统、工业应急救援和智能传感器几大领域集中发力,预计到2025年能将航空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
成都,通过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展示出这座城市强大的经济韧性和经济活力,从大开放迈向大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达到19917.0亿元;成都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总额5年间增长了2倍,2021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99.6亿元;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值连续四年在全国综保区中位列第一;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外商直接投资连年稳居中西部第一,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21家。
进入新时代后,成都定位于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和更好服务于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都确定为“双核”之一,赋予了成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时代使命。
“打造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于成都而言,发展的引擎已然提速,在开放的大潮中,成都正乘风破浪砥砺而行。(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