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结果正式公布,包括尼玛、李子柒、陈勤建等。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珍贵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当代的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让一项项非遗进行创造性、现实性的转化,实现和当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正式揭晓,可谓是非遗传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的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4届,“非遗年度人物”的故事和经历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关注,吸引了更多年轻一代加入到非遗文化保护的行列,对非遗的薪火相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选活动本身也得以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蕴藏着文明的密码,肩上都扛着非遗薪火相传的沉甸甸的责任。
10位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中,既有一直致力于对上海非遗的研究,写出《当代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等著作的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也有6岁就开始拉琴,并3次改革马头琴,将马头琴艺术推向了世界的舞台的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既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致力于湖北评书发展的耄耋老人何祚欢;也把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用短视频呈现出来,也让世界理解了一种生活着的中国文化的博主李子柒……
应该说,像之前一样每一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都让非遗再一次进行了精彩亮相,再一次引发关注,也加深了公众对非遗技艺之美、匠心之韵的印象,对非遗不断传承赓续、茁壮成长、发扬光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尽管在非遗传承与弘扬上,从国家到地方做了许多工作,推出了一箩筐的有针对性的举措,也让非遗走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非遗文化灿若星河,在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一年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旅部业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已经对非遗保护工作在政策和实践层面做出了规范与指导,也明确了长期和阶段性的目标。
路径已经非常明晰,目标就在前方。正如专家所言,非遗文化保护认知是基础,人才才是关键。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宣传力度,让非遗人物坚守和追求感染更多的人们,激发更多人对非遗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自觉、自发加盟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同时,“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是荣誉,更是责任,期待非遗人物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更多非遗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当下的生活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更科学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大力度惠及广大群众!
期待非遗人物点燃传承的璀璨烟火,让非遗的美好照耀更多人的生活!(金羊网文/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