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写了一流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思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学校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院两级议事决策制度。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履行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研究人才培养、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组织建设更加完善。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强化二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开展“基层党建质量年”活动,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重点打造7个部省级标杆院系、28个部省级样板党支部,形成“一院一品、百花齐放”党建品牌创建新格局,打造出“十年真情助青海”等省市级高校党建品牌30余个。创新推进“四项工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全校“双带头人”达标率为100%。
思政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坚持以红色基因滋养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富有魅力的大学文化,高标准建成新校史馆,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首批开展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资助育人、心理育人获批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步建设,打造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国15个)。系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49”工作体系,深入开展辅导员“春雨计划”,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坚持内涵发展,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跨越
大连理工大学深刻把握“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校事业发展。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本研培养结构,制定实施一流本科“八八规划”和研究生“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6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全国名列前茅;66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4个专业入选首批“强基计划”、5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深化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产业人才需求,增设5个新工科专业,获批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个研究生省级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学位论文抽审合格率位居高校前列。
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学校注重夯实学科根基,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实施“优势学科攀登计划”“理科振兴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 类建设高校行列并完成首期建设。围绕化学化工、建设工程、装备制造、信息科学等7大学科群,打造高峰学科和优势学科群。新增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10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经济管理学院通过国际商学院三大认证。加大战略新兴学科布局和学科交叉公共平台建设,建成20个大型校级学科交叉平台。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坚持党管人才,聚焦一流目标,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夯实党管人才根基,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突出业绩能力贡献,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完善多维度“引用育留”机制,推进精准引才育才。学校新增两院院士4人;创新实施“星海人才培育计划”,为校内优秀青年人才成长提供支持。截至2021年,星海人才培育计划支持“星海杰青”47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等24人次;支持“星海优青”142人次,入选“四青”人才57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新提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校秉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坚持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汇聚创新链,打造科研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84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长征五号火箭、C919大飞机、首艘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国产核电主泵等“大国工程” “国之重器”建设中贡献了“大工力量”,“学在大工、创新在大工”的赞誉更加彰显。
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新拓展。学校坚持植根辽宁,勇担大学使命,不断完善服务区域创新体系,深化校地协同发展。牵头组建辽宁重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黄海实验室,建设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中心长兴岛中试基地、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辽宁省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与大连市政府、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大连研究院。近年来,大工(辽宁、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与辽宁企业实施合作项目5000余项,合作项目总经费超20亿元。“十三五”期间,学校近50%的研究成果在辽宁转化,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了大工力量。
构建国际合作战略布局。学校坚持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办学。首倡“同窗友情”英才育成计划,举办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日大学生交流大会。新增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1个合作项目。获批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2项(并列全国首位),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教育部21所“公外”改革试点学校。获批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不断扩大学校国际“朋友圈”。
坚持深化改革,事业发展动力获得新提升
大连理工大学坚持推进依法治校,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符合一流大学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改革,激发基层办学活力,大力提升资源开拓利用能力,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校园面貌,创建智慧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切实提升师生幸福感、获得感。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4万余平方米,建成超级计算中心,实现校园无线网全覆盖,建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完善大型设备开放共享平台运行机制。强化助学工作,累计资助学生12亿余元。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机关业务流程基本实现网上办理或公示,累计使师生少跑腿上百万次,民生民心工程不断拓展。
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校园阶段性封闭运行的诸多挑战,全校师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协作、勠力同心,在应急体制、队伍调控、物质保障、在线教育、科研攻关等方面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确保教学科研和学校运行。学校积极服务抗疫大局,支援湖北和新疆在线教学,16门课程在教育部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上线为全球抗疫贡献大工力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学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面向新征程,奋力加速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连理工大学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两个大局”,奋力跑出“双一流”建设加速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