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兴平
上下五千年的史册上,有“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的警世之言;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少年求学履历;更有“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的感悟。青春是生命旅途的金色年华,有春天的娇嫩,可以描绘生命的开端;有清泉的轻快步伐,可以顺势而下;有柳条的婀娜多姿,可以塑造千万造型。
青春,生命的重塑阶段,每一步就像小道的每一粒石子。当她有了雏形,只要我们为之奋斗、流汗,最终会被砌得很美。奋斗一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应在前进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因为,青春需要我们在团结中奋斗,打造好绚烂人生的“地基”。
小时候,稚嫩的我以为青春像四季一样,不停地来回循环。傻傻地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到初中时才发现浪费的时间一去不再,“万事成蹉跎”。后来,我再想将青春的时间用于学业,奈何青春如梭般已离我而去。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青春的离去往往是悄无声息的,不会通知。直到那时我才如拼命三郎般,汲取知识。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硕士录取通知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青春岁月里,我经历了小学的无知、中学的察觉、大学的顿悟、硕士的蜕变,这部分除了归功于中小学时代“棍棒鞭策”之效和大学“良师领航”之功,当然也离不开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努力。
后来,我怀着梦想踏上了师大之行。博士之旅,经过激烈紧张的笔试和对答如流的面试终拜师于薛文斌教授。历经科研失败、试验成功、论文发表、四载苦读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
一八年金秋,我成为北师大昌平一期的一员。在那里,图书馆成了我前沿科研的“阵地”,食堂成了我饕餮美食的“补给处”,健身房成了我生命活力的“加油站”,寝室成了我满载而归的“栖息地”。周而复始,科研瓶颈终有所攻克。在大礼堂里,我代表核科院留下了“马克思主义对核科学发展的指导地位”的重要一讲。从那时起,我坚信青春的岁月里,必须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相信自己,给自己创造舞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方能青春无悔。
在本部学习的岁月里,师大广场迎风飘扬的红旗时刻领航我前进,教导我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师大的木铎时刻提醒我,青春易逝,一去不复返;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时刻垂训我,学成之时,用自己的行动为世人做个榜样;师大寂静的核科小院时刻嘱咐我,做学问要坐得冷板凳,潜心钻研,逐渐攻克国之所需的科学难题。在这里,我倾其所能,砥砺奋进,出色地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业,同时也感谢师大颁发给我的“研究生学术创新特等奖”。
大学求学青春里,“她”陪伴我跨越了本硕博阶段,“她”用“她”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我。“她”让我最艰难的求学旅程不再孤单;她美丽、多彩、灵动,是我最自豪的资本。她,就是我的母校。在我人生的成长中,母校的“陪伴”是独一无二的。今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庆120周年,我也衷心地祝愿母校北师大120周年生日快乐!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铭记师大教诲与希望,不忘初心,做好自我并示范于世人,做一个优秀的北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