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中国计量大学 姚昱帆 王颖 武亚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三个地”的政治优势,生动地书写了现代以来浙江精神的历史谱系,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浙江人民精神世界的自我革命历程,构筑了之江大地“红色根脉”的鲜亮底色。浙江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互联网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计量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立足红色文化,汲取红色文化育人之精髓,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重走红色百年浙江路”的主题实践活动,创作了“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10条,探索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中,取得实效。
一、总体概况:以研促行,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项目立足浙江“三个地”的政治优势,由8个团队共计56名师生共同参与项目调研实践。自2020年10月起,项目组在访谈11位党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后,总结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结合不够;二是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三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不实。在此基础上,团队指导教师带学生前往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10个地市开展实践体验教学,拟通过互联网传播实现红色文化在线上线下教育宣传的深度联动。
项目组师生通过实地调研杭州小营巷、嘉兴南湖、绍兴枫桥、安吉余村、台州大陈岛、陈望道故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周恩来纪念馆、钱学森故居等极具浙江代表性的红色文化遗址12个,通过现场听取解说、参与调研、深度访谈等方式,沉浸式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并以涌现于之江大地的典型人物和红色故事为主题,累计拍摄了8580分钟的红色浙江微视频素材,制作成《真理的味道》《小营巷的星火燎原》《红船精神》《钱学森的航天梦》《周恩来在浙江》《新时代的“枫桥经验”》《青山复绿金山来》等10支具有红色风景、浙江风味、青年风采的网络微视频,总时长达58分钟。微视频以专业严谨的史实脉络、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经“教育之江”“中国计量大学”微信视频号和“浙江共青团”“中国计量大学”微博号等网络平台发布,形成可视化红色百年浙江“微视频”地图,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素材,吸引数万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浏览量超过百万,真正让史料馆等革命遗迹中的红色文化“活起来”,彰显出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耀眼光芒。
二、具体特征:把握契机,让红色文化“育新人”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契机,“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制作的系列微视频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研和选题的主题涵盖百年党史的重要节点和关键人物,旨在引领青年学子追寻百年党史的浙江记忆,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讲好百年来之江大地上延续至今的中国好故事。
一是让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项目组从2020年10月开始筹备,师生团队在查阅史料、学术论文专著基础上,制定了调研提纲、调研问卷,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开展了13次红色文化访谈调研,就调研过程和结果进行了8次研讨交流,撰写了10份富有浙江地市特色的红色党史汇,并最终选择了重走红色百年浙江路的10个主题实践点进行现场体验。团队师生分为8个小组奔赴浙江各地市开展红色文化的红色采风之旅、体验教学之途、思政工作之研,力图将百年党史的浙江印记以通俗的话语、生动的诠释、鲜活的呈现传递给千万青年学子。最终,项目成果“微视频”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作品。
二是让理论阐释融入时代特质。“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团队力图在视频结构、内容呈现、语言表达突破传统的微党课、微团课范式,从八千多分钟的拍摄素材中深挖百年党史中典型人物的鲜活形象,将“真理”“信仰”“精神”的故事形成“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宣讲库,5位师生也将实践成果以微党课和微团课的形式,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阐释融入新时代“重要窗口”的发展特质中,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的生动实践。项目组制作的10支微视频也已成为学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团培训的课程的课堂影音学习素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浙”里好故事融入“00后”大学生的思政课堂,其中《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获2021年教育部第五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
三是让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红色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其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融合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理应在传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展现出对中国共产党创造时代精神的敬畏,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从选题创作到拍摄制作全部由21位在校师生完成,历时1年3个月,充分发挥学生在红色文化作品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学生撰写了3万余字的图文成果报告,感悟在参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历程中宝贵财富,感慨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风貌。学生真挚而朴实的表达也收获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十佳团队”。项目组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凝练,撰写了提案“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报送至浙江省社科院和共青团浙江省委,号召更多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新时代青年的风貌赓续红色血脉。
三、传播效果:质量兼备,让红色文化“走出去”
一是制作精良、传播广泛。“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内容和形式贴近青年,还原历史细节,生动表达了百余年来红色文化在浙江的生成发展和深化拓新。师生创作的红色文化微视频一经“教育之江”视频号首播,便得到社会各界和青年大学生广泛好评,网络观看、转发、点赞和留言超过百余万次。项目实践过程和成果得到人民网教育频道、中国青年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中国教育新闻网等30余家媒体和“教育之江”“浙江团省委”等10余个政务新媒体的专门报道,阅读量超百万。
二是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计百年党史征程 量浙江红色文化”系列微视频充分挖掘浙江省的红色文化资源,集理论研究、红色实践和微视频创作为一体,首选微信视频号和微博为传播载体,把百年党史的浙江故事通过移动互联网送到更多青年指尖和耳边,在新的起点,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相互融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渗透,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相得益彰,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渗透性和覆盖面,更好地引领青年大学生在重温历史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国家强盛贡献青春力量。微视频作品累计获教育部、团中央、国家网信办等省部级和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教育厅等厅局级荣誉表彰累计6项。
四、经验启示:显隐结合,让红色文化“融进来”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师生也总结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启示。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阵地,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时代价值,将红色文化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一是以新时代“0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新需求和新变化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育人载体,拓展育人形式,强化互联网育人规律,着力探索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获得感的实践活动。
二是要以真实真切真心为导向,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内容供给,结合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创新红色文化育人内容开发与绿色发展有机整合,使基于优质内容的显性教育与基于精神传递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浙江青年中的创新发展和赓续传承。
三是打造高校红色文化育人队伍,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为突破口,凝聚以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党政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新媒体从业者、退休干部、学生党员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育人力量,形成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是拓展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双促双融的育人路径,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第三课堂”的网络媒体新课堂的全面融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教学,强化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等课外实践活动效果,增加高校网络素养课程,使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精神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