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首页> 专题频道> 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 正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来源:光明网2022-09-16 16:00

  作者: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李建中

  十年前的2012年,武汉的夏天特别热,摄氏四十多的温度居高不下,我则把自己关在书斋夜以继日地当“键盘侠”。为何要如此“自虐”?赶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投标书,7月底必须提交。中旬,课题组开论证会,特邀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参加。记得是在武大人文馆的五楼,冯先生顶着酷热与会,赶到会场时已是满头大汗,一边入座一边脱下白汗衫擦汗……这个画面如雕塑般永远地刻在我的脑海,还有一行文字镌在画面下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珞珈山教书问学,最幸运的事是能经常遇到高人:德高道高的先生和志高才高的学生。我做关键词研究,有幸亲聆冯天瑜先生教诲,冯先生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系列著述,是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的必读书;后来我将关键词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用之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亦受冯先生启迪,冯先生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重病缠身仍开坛授课、击键著书,以他对学生的厚爱、对学术的执著,深刻地诠释了何为传道、授业、解惑,何为师道、师德、师风。

  我从2012年开始主持“关键词研究”重大项目,从2016开始主持武汉大学通识教育。这是两件不同的事,也是大学教师最为头痛的事:“科研”与“教学”的冲突和矛盾。一是时间不够用。公司白领是“996”,我和我的团队经常是“777”:每天上班朝七晚七,一周工作七天。三个“7”还不够,有时加班,很晚才回家,太太埋怨我把家当旅馆。二是评价标准不一样,科研成果可以量化,课堂教学则是“良心活”:课前花多少时间备课,课后花多少时间为学生解惑,课中如何让更多学生受益,这些很难量化,师者靠良心做事。十多年来,我一直困惑于斯,也一直思考并践行于斯。《礼记·学记》讲“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和我的团队正是在由“知困”而“自强”的路途中消释困惑,渐悟师道。

  就(教师)主体而言,“教学”与“科研”有着深度关联,相生相济,相辅相成。我所负责的两个团队的成员都是大学教师,肩负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双重职责。作为大学教师,立德树人是第一目标,教书育人是职业本分。科研必须反哺教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必须使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受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学问题,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通识教育,学生跨专业修课,教师跨专业备课,硕博士研究生跨专业做助教,这样在“本科生受益”之外,新增了“研究生受益”和“教师受益”。如此有益之事,何乐而不为?课堂教学,学术研究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教学风格则是一种外在的显现。风格即人,教学风格说到底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格形象。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四大模块,四百多门课程,一千多位教师,风格各异,其异如面,我们用经典作家及隐喻来作命名式区分,比如:苏格拉底“走出洞穴”型,柏拉图“永远对话”型,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型,杜甫“广庇天下”型,李白“且放白鹿”型,王维“空翠湿人衣”型,慧能“当下顿悟菩提”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程(两大导引)教学团队部分教师合影(2018.6)

  就(问学与教学的)内容而言,我们在知困自强之中,在“元典关键词研究”与“武大通识教育”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联接点,使得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良性循环,从而达成较高层次的融通。这个联接点是什么?“人”,作为中华元典第一元关键词的“人”。《礼记·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三“在”所指皆为“人”。武汉大学本科教育理念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在“人才”这个词之中,“人”是词根,是根本:何为“人”,何以成“人”,成为何“人”,这是大学科研和教学都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识教育的要义是跨专业经典阅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读书还能破万“卷”(第三声)。包括“内卷”在内的人类的种种困惑和难题如何破解,人类如何走出洞穴沐浴阳光,今人在历代经典中皆能观之析之辨之悟之。我们团队精心设计的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授课对象均为大一新生。从高三到大一,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型:从读教材到读经典,从做题到做人,从我的人生别人做主到我的人生自己做主……如何完成转型?需要专业教育,更需要通识教育:需要用通识教育打开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博雅品味,养成学生君子人格。我讲《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以“人”为核心关键词,在社会之人的层面,导读《论语》和《国富论》,思考人的仁性与理性;在自然之人的层面,导读《庄子》和《审美教育书简》,思考人的天性与审美;在不死之人的层面,导读《历史》和《史记》,思考人的历史与使命;在必死之人的层面,导读《斐多篇》和《红楼梦》,思考人的生命与爱恨。中外经典的对比阅读,系列关键词的现实追问,均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就(教学与科研的)方法而言,我们两个团队用的都是“关键词方法”:通识教育团队是“关键词集体备课”,重大项目团队是“关键词读书会”。关键词既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关键词方法的要义有三:一是跨学科视野,二是语境化释义,三是兼性思维。以教学团队为例。前面提到的两大导引,课程团队80多名大班授课教师和200多名小班指导教师,来自全校六大学部的30多个专业学院,四年来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次围绕一个关键词,研读经典,切磋学术,说课讲课,录课评课。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多样化的授课风格,铸成课堂教学中对历史和现实语境的双重回归,用兼收并蓄、兼济天下来破解同学们从高中带来的标答思维。两大导引的授课方式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1:1”的课时比,小班研讨以学术辩论、艺术展示和课外体验等多种方式,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意识和兼性思维。同学们将自己跨学科研读中外经典的心得撰写成结课论文,我们每年出一套优秀论文集。2018级是《何以成人,何以知天》,韩进书记作序;2019级是《博雅:中西之间》,窦贤康校长作序。2020级是《与大师对话》,韩进书记再次作序。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21年5月,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第五届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20多所高校的400多位代表相聚珞珈山,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途径及其未来发展。会议期间,我们开放了16个通识课堂供与会代表观摩,受到同行们的热议和酷评。

  2022年的夏天与十年前一样酷热难当,我把自己关在振华楼读《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通识课》和《那些年,我们在珞珈山做助教》,却有着“春台熙众,乐饵止客”的清爽和欣喜。这两部书稿,收录的是两次征文活动的作品,共有160多篇文章。同学们讲通识课堂的故事,讲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带给他们的转变和升华,讲通识教育对他们认知、思维、人格乃至人生的触动和影响,其触动之深、影响之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想象。作为武大通识教育的践行者和见证人,在感慨通识教育的效力之时,亦感慨师之道的价值。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科研与教学,无论是主体、内容还是方法,皆关乎道,皆一于道:作为价值的为人之道,作为规律的治学之道,作为路径的方法之道。十多年来行走于道,每逢困难重重时,就会想起用白汗衫擦汗的冯先生,想起带病授课写书的冯先生。教师是忧道者,是苦行僧。《西游记》里的唐僧逢人便说三句话: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到西天取经。唐僧说的是大实话,我们当大学老师的则应该思考背后的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新时期的大学教师,和自己“00”后的学生同处于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在书斋还是在课堂,我们必须思考:在中国崛起和中国复兴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在中西文化融通与冲突共在的复杂语境中,我们怎么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元典关键词,怎么将这一研究成果施之于大学教育实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责编:梁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山云雾出好茶,乡村振兴茶飘香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