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孙靖
十年,一粒树种于沃土中可长出蔽日绿荫。
十年,一名稚童于挑战中茁壮成翩翩少年。
十年,一所临床医学院于改革中傲立潮头。
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他们坚守着救死扶伤、建设新医学的初心;这十年,他们亲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后的蜕变;这十年,他们迎接着特色鲜明、震撼人心的改革;这十年,他们见证着传承九十载的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聚焦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作为医学类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模式,在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公共卫生事业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学院活力不断增强。
跨越的十年——强化教学及科研工作 内涵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立足临床学院定位,强化教学及科研工作,注重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教务工作为例,十年来,教务部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十年间先后承担了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法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等7个轨道授课任务,累计完成63367个学时的授课任务,4020名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年均开设临床课程60余门,涉及19个教研室,38个科室,每年约500名教师参与本科教学,高质量完成了各轨道授课、实习带教与考试任务。
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方能带领学生站上更专业、更广阔的舞台。2014-2019年间,我院培训的学生获得中国医科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五连冠”。2018年,50余人组成的教师技能培训团队从100余名学生中选拔4名选手,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荣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一名、东北华北分区赛特等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强调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重要性。全面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仅有助于实现与国际主流医学教育培训模式接轨,而且还将从根本上提升临床医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更有效地解决基层优质人才匮乏和能力薄弱的问题,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奠定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是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院深刻认识到住培工作是加强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是深化医改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自2015年1月1日招收国家级住培学员伊始,就得到了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学院毕业后培训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方面大胆尝试,稳步扩大规模,构建了师资能力强、组织架构系统、人员职责清晰、教学计划系统有序、导师带教严谨务实的规培体系,在历次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检查中,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肯定。多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活动质量、学员培训效果等内涵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多次荣获“辽宁省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辽宁省第二届住院医师查房大赛”“住院医师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等奖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院住培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以考代学”“视频学习”等方式,高质量完成了住培学员培训工作。同时开展全院住培学员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培训,由本院住培师资按照住培大纲要求,录制系列教学视频专辑,全面高效实现了预设培训目标。
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工作保持稳定,教务及毕业培训相关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内涵式发展的体现,彰显学院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奋进的十年——拓宽引育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既要满足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承担着医疗技术领域的革新与探索,同时直接关系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肩负着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新“基础医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以新基础医科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经过十余年来不断摸索、创新与改革,现已构建成一整套成熟的多位一体的教学评估体系,通过督导评价、管理干部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形成评估构架,并与职称晋升、教学绩效和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通过强化教师培训,定时向教研室反馈评价信息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同时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扎实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注重对学生的医风医德价值观引导。近年来,学院多项课程获批中国医科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6项思政课程项目获批。
随着持续拓宽引育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余年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共有职工2353人,其中高级职称282人,占比11.98%,博士学位193人,占比8.2%,硕士学位532人,占比22.61%。
学院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4人,百人层次7人;省市级人才109人次;客座教授12人,在站博士后9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155人,形成了强大的专家型教学团队矩阵,为教学工作、学术研究以及临床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拓的十年——竞争力不断增强 服务公共卫生事业能力显著提升
过去的十年,对于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来说是开拓进取的十年,学院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快了科技创新步伐,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学院多个课题荣获省市各级教学成果奖,多篇教学论文公开发表,金元哲同志荣获第三届沈阳市“最美沈阳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项目C级成果1项(发表世界顶级期刊重要子刊1篇:JAMA Internal Medicine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进入全国百强。
近五年来,学院共计发表SCI论文432篇。2018年至今,医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兴辽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专项1项,辽宁省科技厅各类项目58项,辽宁省教育厅各类项目29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8项,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8项,承接各类横向课题41项,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了学院全面快速发展。
十年来,在服务公共卫生事业及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援等工作中,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派出医疗队,圆满完成援疆、援鄂、也门医疗援助等任务。
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之际,学院组织精兵强将由党委书记金元哲亲自率队驰援湖北。“国家有需求,我们作为医护人员一定战斗在最前线!我们有责任担当起使命,为人民健康奋斗,为国家奋斗!”金元哲书记在医疗队出发仪式上的誓言,充分体现了学院医疗工作者对公共卫生事业、对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的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在新时代对红医精神的生动诠释。
十年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在历届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引领下,心怀“国之大者”,秉承“敬业、仁爱、团结、超越”的办院理念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十年的非凡历程中,从默默无闻到被同行所认可,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走出了一条传承红医精神、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规律的特色办学之路。
展望未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勠力同心,为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医学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在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上踔厉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筑梦腾飞,再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