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武汉理工大学 张巍 袁霞 尹杨
总有孩子会悄悄地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老师,你们为什么总穿着绿色的衣服?”
绿色是西部的名片,绿水青山;绿色是武汉理工大学志愿服务的代表色,青春奉献;绿色更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信仰,把一年青春镌刻在西部的山水之间,成为16年来志愿者们永远的牵挂和坚守。
传承:277名毕业生的选择
读研,工作,出国,何去何从?
2021届毕业生罗光斌本有机会直接保研,但在看到学校研支团选拔通知时,毫不犹豫地提交了报名申请,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武汉理工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
在新疆哈密市石油基地的300多个日夜,他和队友们不仅站好了三尺讲台,还坚持周周家访,足迹踏遍当地的山山水水。“支教的我如同一根火柴,偶尔在那片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马上就熄灭了,但毕竟留下了光和热,这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一年的支教时光是短暂的,但对罗光斌来说足以终生难忘。
自2007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已经选派了16批277名优秀毕业生,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先后赴贵州省龙里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平塘县以及湖北省保康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开展支教助学。一批批志愿者在广袤的西部天地中用奉献浇铸理想,用吃苦砥砺人生,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祖国西部山区,让知识与智慧在这片灵秀土地上孕育希望,让奉献的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山水之间,打造了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工作的闪亮品牌。研支团先后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6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7人等一批“理工群星”。
引领:800公里的双向奔赴
“支教老师告诉我:山的那边有更广阔的天空,更多彩的世界。他鼓励我走出大山去上大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材料学院学生陆韦博杰来自贵州省三都县,他在学校第四届大学生理论宣讲比赛中所提及的支教老师,是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任天成。
2016年,在一次课后谈话中了解到陆韦博杰打算初中毕业后回家种地或者打工挣钱,任天成有些着急地问:“你想一辈子待在大山里吗?你就没一点志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跟陆韦博杰描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
从此以后陆韦博杰满脑子都是四个字:走出大山。志愿者们留下的话语永远留在了这一片土地上,让孩子们都期盼着拥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在一代代研支团志愿者的陪伴下,他终于走出了大山,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火车跨过长江大桥时,眺望随着长江蜿蜒的一栋栋摩天大楼,他对未来有了更广阔的憧憬。
陆韦博杰只是千千万万个支教团志愿者们支教帮扶中的一个缩影,16年的时间里,志愿者们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为大山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用实际行动为西部基层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力量。
守护:1650个孩子的梦想
2012年,在龙里县职业中学支教的第十四届研支团志愿者杜鲁宁,在跟同学们聊天时问到大家大概多久回家一次。有的回答一周,有的回答两周,但有一个孩子回答说两个月或者更久吧,只要家里没什么事,就不回去了。杜鲁宁接着问,县城到你家有多远呀,为什么不回去呢?他说,大概两个小时车程,车票太贵了,回去一次要14块钱,来回就是28块。杜鲁宁的心颤了一下,“14块钱,就可以阻隔一个孩子回家的愿望。而平时我们又有多少个14块钱花在了无谓的消费上?”
杜鲁宁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姐姐。姐姐前几年离家出走了,父母为了找姐姐,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大笔债务。弟弟后来出了交通事故又花了不少钱,本来可以上高中的他只能去读免费的中职校。
像这样的孩子在龙里并不少见,孩子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阻碍了上学的道路。为此,研究生支教团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始终将扶贫助学作为工作的重心。杜鲁宁将他纳入“理工·滴滴GO”助学金资助对象,并联系了资助人与他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杜鲁宁将这段经历写成故事《十四块钱的车票》,发表在人民日报,感动了无数人。
2010年创立的“理工·滴滴GO”助学金在以武汉理工大学贵州校友会为代表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已累计资助1650余名贫困学生,捐赠了60余万助学金和价值150余万的物资。据统计,已有近20名受助学生考入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滴滴GO”来源于贵州方言“一点点的”的谐音,志愿者们12年来汇聚点滴资助,为大量寒门学子实现梦想注入物质和精神力量。
陪伴:10个特色关爱项目
支教团拍摄的微电影《声带》在2020年获得了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评选一等奖,微电影的主人公是全国首个在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的志愿者陈会林。
本科期间就活跃在“给盲人讲电影”“心心语”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助残志愿服务一线的陈会林,入选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后,了解到学校支教地新增三都县特殊教育学校,就主动申请去这所学校支教。
“因为此前全国没有志愿者去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的经验,我也不知道应该提前准备什么,就只能抓紧练习手语,和室友说话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用手比划。”陈会林所任教的班级有7名听障人士,为了和学生尽快融入,陈会林大多数时间都跟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给学生们缝补衣服、修剪头发、采买生活用品。由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有的身上带着异味,有的经常尿床,陈会林便一遍一遍地引导他们怎么做。
除日常教学和生活辅助外,教学生练习发声也是一大重点。陈会林让学生把手放在他的喉咙甚至舌头上,感觉到声带的振动;开导后天致聋导致不愿说话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愿意表达。他记得有一个孩子在父亲来接他放学时用力地喊了一声并不清楚的“爸爸”,那位父亲紧紧地把孩子揽入怀里,哭得泣不成声,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我儿子会叫爸爸了……会叫爸爸了……”
立足聋哑青少年儿童自身发展需要,陈会林和队友们实施了“山里·山外”——聋哑青少年儿童社会融入计划,与武汉市第一聋校、苏州画信协会等结对,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聋哑青少年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该项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除此之外,分布各地的研支团志愿者们积极探索支教助学新模式,结合服务地所需,打造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儿童关爱计划、“艺筑童心”——文化反哺式社区发展内生动力培养计划、“迁里之志,筑梦新程”——关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青少年儿童计划等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上万人次,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不断为服务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理工智慧。
如今,武汉理工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已经抵达服务地即将开启新的一轮支教接力,在祖国西部的大地上践行着“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用一年又一年不长的时间,谱写着一曲又一曲青春与奉献的时代赞歌,让希望的繁花继续盛开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
青春似火、青春闪光,青春无悔、青春不朽!志愿者们16载的青春芳华绽放在祖国大山深处,从80后到90后,再到如今的00后,从贵州龙里到三都、平塘、湖北保康,再到如今的新疆哈密,这场关于青春的爱心接力还在继续,为爱奔赴,接连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