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王媛)2月21日,以“讲好非遗故事 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授牌仪式暨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发布仪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遗馆举行。会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章莉莉在主题发言中提到,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随时代发展与人民同行。此外,非遗中的传统工艺在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图为章莉莉分享现场
图为章莉莉分享现场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传承人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盛会,“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已成为一年一度非遗界的盛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诚挚地感谢光明日报、光明网的精彩策划和发言邀请,在此分享一下近年来我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一些感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建立,缘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件,2004年中国加入公约缔约国,从此这一概念进入中国,并深刻影响着近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今年是2023年,恰好是非遗概念在中国发展的20年,人们对非遗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年前,我们更多地关注抢救性保护,对文化遗产的概念正在探索期。今天,我们认识到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随时代发展,与人民同行。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传统工艺被应用在更多的生活领域,应用在衣食住行玩的很多物件中。我们观察到,部分非遗项目开始拥有多个子项、多家非遗保护单位、多位传承人、多个合作企业、多种应用方式等,这些都是非遗恢复生命力的表现,是非遗项目的生态群落正在生成。此外,非遗中的传统工艺在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非遗保护融入现代生活,需要设计的介入,产生两者之间的链接。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看到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要有三类主体,分别是非遗传承人研发主体;设计师群体研发主体;高校、社会机构、品牌企业等研发主体。让我们分别来看下相关案例。
第一,非遗传承人是传统文化基因的持有者,他们掌握核心技艺和知识体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传承人,通过非遗研培计划等学习,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与社会连接度高、创新主动性强。还有部分传承人具备较好的设计研发能力,创立传统工艺品牌和体验基地,比如江苏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云南大理白族扎染传承人段银开等,为传统工艺在当地的保护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设计师群体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连接的关键主体,能用当代视野“翻译”传统文化并形成文创产品及相关品牌。比如浙江的“品物流形”、上海的羊舍、深圳的“开物成务”、广东的“看见造物”等品牌。这部分设计师热爱中国传统工艺,愿意在乡村中调研行走,挖掘传统文化并付诸设计转化。2023年春节浙江杭州的“自然造物”推出了“大过中国年”兔年年礼,一只可爱的大胖兔来自北京泥塑玩具“兔儿爷”,同时将传统木版年画和皮影戏等视觉特征结合,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很高的销量。兔年产品结合体验课程和兔子灯笼等衍生产品,让传统年货礼盒变得好吃、好玩、好看,并融入乡村振兴活动的元宵灯彩装置中。上海设计师蒋琼耳创立的“上下”品牌,将竹丝扣瓷、竹丝镶嵌、漆艺、毛毡制作技艺等转化为当代生活的高端产品。是将中国文化和审美融入当代雅致生活的高端品牌。2023年推出与法拉利合作的纪念珍藏版车型,将中国大漆、琉璃、制香等工艺融入车身内外以及后备箱露营套装,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很好的典范。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无论是传承人还是设计师,都是非遗走进新现代生活的核心驱动主体。研发主体还有一个外围驱动主体,由高校、社会机构、品牌企业等构成。两个层次的研发驱动主体联系紧密。当然,在非遗传承生态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公众,也就是人民群众,他们就像非遗传承的土壤,构成了文化消费市场主体。相比之下,非遗传承人就像文化传承的种子,吸引社会创新力量的介入,激发了整个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认同和购买行为,促使非遗与市场经济体系接轨,形成了生命活力。此外,媒体成为驱动主体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通过报纸杂志、自媒体等平台,使非遗与公众的文化情感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联。
从研发主体的外围驱动力量来看,目前非遗研培计划将中国121所高校融入非遗保护的队伍中。传承人进高校为学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注意到,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项目、毕业创作项目与非遗传承有关。上海大学作为第一批非遗研培计划实施高校,在研培班中通过组织传承人、设计师、品牌机构的非遗跨界创新模式,研发了500余件传统工艺新产品。从2017年的格桑花藏族银饰锻造皮具系列,到2019年的“一路欢歌”遵义藤编凤凰自行车、2021年“格萨尔”英雄钢笔礼盒、2022年研发的上海钩针和牦牛绒时尚服饰等。都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创新实践平台作用。
社会机构带动公众力量介入非遗传承发展,有效推动了非遗在社区中的传承。包括NGO公益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各级非遗保护协会、社区活动中心等。作为中间方提供了社会多方资源的介入。比如2022年我们与星巴克友公益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共同合作了“星绣未来”乡村女性经济赋能与非遗产品研发等项目。
品牌企业是在近年来国潮国风牵引下,在第二轮介入非遗传承的创新主体。在关注到传统文化对中国青年人产生文化影响时,更多本土品牌企业开始转向自主研发。品牌企业的介入使得传统文化进入到商业流通领域,能让传承人和设计师获得经济回报,并牵引更多资本介入文化领域。
根据生产方式来看,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非遗高定作品基本采用手工制作,具有纯手工、高成本、高价格、高附加值的特征,一般进入拍卖渠道,适合展览展示和传播宣传。比如我们2017年我们曾研发的千里江山”缂丝高定服饰系列、“芙蓉韵”蜀绣高定服饰系列等。
第二层次的非遗文创产品,根据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比例关系,决定其价格和规模。一般手工制作部分越多,价格越高,规模越小;反之,机器生产部分越多,价格越低,规模越大。这类产品比如有山西灌木研发的新疆哈密刺绣耳机、深圳开物成务研发的湘绣蓝牙音箱等。
第三层次的非遗文创产品,全部采用机器生产的方式,因此价格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大批量生产。这个层次的非遗文创主要通过提取非遗项目的视觉元素和文化故事展开设计,换种表达方式,就是围绕非遗的文化基因展开多种形式的现代设计研发。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转化体系。从上至下,手工制作比例和成本逐渐降低,面向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从消费者心理来讲,这三个层次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渐进式的,从认知→认同→热爱。其中,第三层次产品是入门级的,让消费者对非遗熟悉并建立基本认知,因此价格是亲民的,文化是轻体验的。第二层次产品是消费者对非遗已建立文化认同感,在产品功能和审美都符合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购买行为。第一层次产品的手工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已超越了产品本身,是金字塔顶端的消费。总体上讲,文化消费市场是需要长期培育的,对公众的非遗普及教育形成了认知基础,因此整个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非遗进入商业流通的必要条件。
2022年我们看到很多新的非遗跨界项目诞生,比如冬奥会采用的绒线编结技艺花束、朵云轩发行的木版水印数字藏品等。上海举办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收到了很多新的非遗新产品和新设计。我们策划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通过传统诗词、传统音乐的跨界方式,生动展现了长三角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江南新气象。
保护非遗,需要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产生精神链接。在历年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这类标志性人物,他们的生动实践让非遗传承更有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的十周年,那时将累计100位年度人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非遗在新时代下的历史发展脉络。每一年,非遗保护工作都在向前迈进。今天的非遗已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
最后,预祝“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