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安徽黄山:“江南第一村” 活化向新生
首页> 专题频道> 国内专题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安徽黄山:“江南第一村” 活化向新生

来源:央广网2023-05-22 09:14

  央广网黄山5月17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 张宣剑 鲍玉婵赵家慧)中国传统古村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被称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的呈坎村就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代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月中旬,“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呈坎村,探访当地是如何保护好这些“活文物”。

  呈坎偏居徽州一隅,位于黄山南麓,被誉为“江南第一村”。呈坎古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村落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其中的2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国宝之乡”。

  呈坎风光(央广网发 黄山市网信办供图)

  呈坎风光(央广网发 黄山市网信办供图)

  漫步在呈坎村,这里山水环境秀美清幽,村落建筑错落有致。往村里走,形态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极具特色的历史民居呈现在眼前,用手轻轻抚摸墙壁,历史的厚重感迎面而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013年起,黄山市徽州区政府争取国家文物局将呈坎古村落列入全国3个文物保护样板工程试点之一。呈坎村文物保护样板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项资金),分三期实施22幢“国保”建筑的维修保护。整个工程贯穿“加强保护、促进利用、传承文化、惠及民生”的理念,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护文物及延续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重焕百年徽州古建筑生机活力。

  呈坎宝纶阁(央广网发 黄山市网信办供图)

  行走在呈坎,如同行走在一幅水墨画中,脚下的青石板路,光润如玉。“我们这个青石板路在前年底完成了修缮,但很多人来呈坎,其实是不知道我们这条道路是整修过的,我们采用文物保护的原工艺,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黄山市徽州区文物局副局长吴青说。

  近三年,呈坎村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宝纶路旅游步道、众川河水土治理、古村落消防及文物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涉旅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基础设施,提升了人居环境及游览品质。

  同时,为了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呈坎村引进民营企业的力量,开展经营性收入,主要以集体资产盘活、村里集体资产对外出租来增加村集体收入。以民宿特色产业为例,目前,呈坎民宿旅游集群片区现有民宿88家,客房700余间,床位数1700余个。

  呈坎古建筑(央广网记者 张宣剑摄)

  植根于古村落、古民居的呈坎民宿,有徽味、有故事、有乡愁,有文化、有情怀。沿着永兴湖畔,数十幢徽州老宅连成一片,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一侧是古朴淡雅的建筑,一侧是碧绿的荷塘。身处民宿任何一个角度,门窗成框,圈出的都是满目别致的风景。为了收老木头、老房梁,民宿主人苏彤特意从乡下收了两栋老宅。“我们选择这里的民宿,消费的是正是对徽州传统建筑和徽州文化的体验。”游客刘先生说。

  不少呈坎村民也将自家的古民居改建成具有古徽州特色的民宿,这样既能保护传统古建筑,又能发挥古建的当代价值,村民由此还可留在村里获得一份收入。看到家乡的游客越来越多,53岁的村民罗捡2017年返乡,和妻子一起收拾出自家闲置的老宅,办起了民宿,当起了管家。“现在一年有18万左右的收入,忙的时候也雇一些村民前来帮忙,五一期间,我们的6间客房全部住满。”罗捡说。

  呈坎村民举行“晒秋”活动粉墙黛瓦间渲染着大块大块的浓烈色彩,给古老的村落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央广网发黄山市徽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直以来,呈坎古村落的活化都十分注重文化融入生活,让更多老百姓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呈坎村依托传统古村落自身的地域文化、非遗技艺、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全面推进传统古村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共同实现,改变了以往以呈坎景区为核心、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单一开发模式,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徽州古村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田园综合体+旅居休闲养生”四位一体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并以非遗大师艺术展陈馆、非遗精品体验馆、文博艺术馆等项目,彰显文化创意特色,差异化打造全市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与“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并行发展的“徽州样榜”。

  游客体验非遗技艺(央广网发 黄山市徽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呈坎镇相关负责人项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呈坎村集体经营性达110.61万元,呈坎未来还立足自身特点,在抢救一批濒临湮灭的且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乡村旅游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开发面,整修、复原旧景点,既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又使乡村旅游成为保护乡土文化、提升地域特色的新途径。

[ 责编:李丁丁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