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一座城市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心之向往”,必然有它的独特魅力。
中秋国庆假期,成都多元喜庆的节日活动和街头漫步的热力地图,以及丰富的节日生活供给,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感受烟火成都的幸福味道。
中秋国庆假期,金融城双子塔核心建筑群灯光璀璨 图源:成都日报
天府之国,文脉悠长;蓉城之美,让人沉醉。赶赴凤凰山体育公园体验大运会留下的青春气息,在武侯祠与蹴鞠来一场美丽邂逅,去太古里感受潮流前线的时尚魅力,到成都大熊猫基地看“顶流”花花……双节期间到成都游玩,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据多家旅行平台发布的“十一”假期分析报告,成都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出游热门目的地,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74%,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熊猫谷等热门目的地呈现“爆满”状态。
据成都市文广旅局统计,中秋国庆期间,全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疫前水平。全市共接待游客25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9%、170.6%。
文旅消费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近些年来,成都无论在人文软实力、枢纽便利性、生态宜居度,还是在生活方式多样性上,都表现得极为亮眼。当发展蒸蒸日上,由此所释放的“磁场效应”,是成都文旅发展繁荣之原因所在。
中秋国庆假期,成都推出“衣起锦官城”汉服周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图源:成都电视台
在这个盛夏,全世界通过大运会体验了成都的热情,赛事流量激增,为城市影响力极大提升带来长效作用。与此同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旅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即便如此,成都也没有坐享其成,而是积极谋人、谋事、谋城。尤其是进入后大运时代,如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都有自己的答案——供需两端同时发力,让“生活、生产、生态”的消费资源要素实现快速而有效地配置,展现出文旅蓉城的生机与活力。
发力供需两端,首要之义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软硬件无疑是“硬杠杠”:锦江区推动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春熙路、国家级AAAA级景区三圣花乡提档升级;金牛区精心打造“人文金牛”“夜游金牛”“欢乐金牛”三大特色旅游IP;双流区通过打造彭镇文旅品牌、推动公园生态价值转换等方式筑牢文化本底;武侯区积极打造全国知名的户外城市探索品牌赛事,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和参与……
文旅发展讲究“独此一家”的区域亮点,地方最具有辨识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质量的供给。成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发展积累出巨大的红利,使得蓉城百姓腰包鼓了、底气足了、笑容多了,他们所释放出来的消费潜能,将反哺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消费是一种双向奔赴,除了高质量的供给,释放消费需求同样关键。
各地游客乘船夜游锦江 图源:成都日报
双节来临前夕,成都高新区“玉林西路·乐活街区”盛大开街。作为烟火成都幸福生活聚集地,玉林西路老建筑、老树、老字号店铺、新媒体互动装置相互融合共生,集“文艺成都范儿”“慢成都休闲”“烟火美食地”“市井生活气”等标签于一体。中秋国庆小长假,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到此“打卡”驻足。玉林西路开街活动中,总额2000万元的金秋消费券持续发放。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消费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其“真金白银”的含量越高,就越受消费者的欢迎。成都持续拉动文旅消费力、开辟消费新场景,足见诚意。
阅川蜀大地,览锦绣风光。从“假期火爆”走向“全年恒热”的趋势转变中,成都供需两端同时发力,笃定把文旅作为经济发展的“跳板”与“支点”,由此拾级而上。“处处皆风景,时时可旅游”的蓉城,也将吸引更多人“眼有山河,步履以往”!(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