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10月13日,第三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启动式在北京举行。现场设置的媒体融合创新技术和服务应用成果展上,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等北京市区两级媒体携一众最新融媒产品亮相,百度、中科闻歌、中广智媒等科技企业集中展示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AI创作、媒体智能生产、融媒智能检测……折射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动向。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十年来,媒体融合的浪潮不断涌现,内容创新的脚步不曾停歇,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从“相加”“相融”到“深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在新技术的赋能下,新型主流媒体正在做大做强。
新技术 赋能融媒发展新应用
新技术是媒体融合的主要动力,新媒体的故事也往往是从技术升级开始的。近年来,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媒体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奔向媒体工作者的日常,人工智能成为一大热点。
在本次媒体融合创新技术和服务应用成果展上,北京注色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无人拍摄技术,刷新了观众在信息采集方面的认知。项目“新视听超高清虚拟跟踪演播室摄像机器人”,通过AI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进行多摄像机精准运动的模式,形成了一套结合自动录制、远程拍摄、虚拟现实画面整合录制的多摄像机位集控化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摄像操作难度。
AI对媒体的赋能远不限于信息采集,新技术能够为内容生产提供助力。在互动体验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简单说明要求,一篇千字的新闻稿就能在10秒内输出;输入几个关键词,多张风格统一的海报就能迅速生成……AI助手文心一言APP,能够辅助文字创作,提升效率;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则能够为文字内容创作者提供配图,激发灵感。
文字、图片创作之外,AI自动化短视频创作开放平台同样拥有无限可能。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雅意大模型技术在媒体的创新应用,能够实现媒体图片、文字、视频内容的智能辅助生成。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师、第二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技术赛道二等奖获得者陈劲从多方面阐述了布局AI自动化短视频创作开放平台的必要性和工程上的可能性。据他介绍,AI自动化短视频创作开放平台以云原生AI为基础,对长视频内容进行解析和碎片化,利用多媒体解锁引擎带来海量视频内容,提供快速检索能力,实现对长视频进行二次创作,提升短视频创作产能,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利用AIGC技术助力创新内容生产。
“心”内容 推动融合发展新场景
上“新”更需上“心”。技术驱动是媒体创新的重要特征,但只有彰显人性温度的内容才能深入人心,只有内容与技术互融共生才能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腔调制造可视化实验室创始人黄海波在对数据新闻创作的心得分享中,强调了技术探索的目的是内容表达。在他看来,在现在这个内容泛滥的时代,仅仅依靠传统的数据图表来叙述数据故事是很难与观众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的,在数据驱动技术上的探索,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炫酷的表象表达尝试构建并呈现真实可信的数据观。
来自昌平区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余虹娇在此方面也深有体会,“只有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感的新媒体创意产品。”
内容创新没有“新老”之分,新技术、新平台带来的传播效果却有“新老”之别。深度融合之后的内容创新空间更加广阔,成果也更为直接可见。中广智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监测平台”,以“AI+大数据”为底层能力,实现了多媒体账号矩阵全网传播效果的监测与分析。对舆情全方位的监测与分析,进一步为“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内容创新指明了方向。
新智媒 把握媒体融合新脉搏
站在新的起点,主流媒体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做大做强,成果不断涌现。本次成果展上,通州融媒体中心带来的AI虚拟直播“融小超”具备识稿、备稿、有节奏的发声及拟人形象,实现了动态换脸和文本到视频的自动播报输出,实时高效,口型精准,画质清晰,呈现效果与真人主播高度相似。北京市通州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娟在采访中表示,有了数字人后,人力成本得到很大节约,下一步,他们计划继续吸纳相关的大模型应用,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与支持。
十年风雨十年行,向远方出发的,是信心和期待。爱分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李喆对大模型与AIGC市场作出解读。在他看来,现在AIGC对于媒体的创作和创业生成已经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目前生成类应用方面已见成效,偏决策类应用方面成效则不及预期,模态应用应当成为当前很多企业和科技公司的重点探索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龙分享了对AIGC赋能媒体深度融合的展望。他认为,在技术创新方面,AIGC已经涵盖各行各业,它的出现颠覆了媒体行业或者说媒体融合领域,接下来,需要互联网思维向新传播思维的升级,倒逼技术的创新;在模式创新层面,媒体融合是一种技术、一种手段,它应该对内服务于社会治理,对外服务于国际传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希望能够看到真正服务于社会治理,或者国际传播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模式层面的创新。”叶龙说。
新与旧的不断交错更替提醒着所有人,无论是作为媒体从业者、内容生产者,还是普通传播者,都需要时刻关注技术动向,拥抱新的媒介形态,感知新的传播规律,拥抱新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传播模式迭代。在AI技术赋能的基础上,媒体融合仍要不断更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