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美食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创造性产物。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海鲜英雄》,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该片从人的角度切入海鲜美食的不同面向,镜头视野开阔、表现手法细腻、视听语态年轻化,在记录海鲜美食从大海端上餐桌过程的同时,穿越食物之美关注人性之美,展现海鲜背后的生活态度,即稳稳地站在生活的第一现场,以海鲜标注勇敢、炙热、执着、平凡的人生,坚定做生活的英雄。
从人的角度切入 呈现美食与生活
食物除了果腹的属性,也是文化的重要显性载体。海鲜从食材获取、加工、传播等各环节,都是由人来推动的,也正因为人的活动赋予了海鲜美食更多的人文和社会价值。
不同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海鲜英雄》的叙述视角从人切入,由人物故事来推动美食镜头切换,将作品主题落脚在海鲜美食背后人的生活态度。《海鲜英雄》共六集,分别为《涉险者·勇气》《送鲜者·执着》《捍卫者·匠心》《探奇者·痴迷》《寻味者·乡愁》《守望者·稳稳的幸福》,从与大海搏斗的捕捞现场到为保鲜追求速度的运送环节,从厨房里的匠人精神到痴迷于探寻海洋之奇的好奇心,从对故乡味道的乡愁寄托到对日常平凡生活的笃定坚守,海鲜美食的不同面向与人生百态相互映照,给读者带来浑厚有力的视听体验。
比如,第一集《涉险者·勇气》开篇聚焦海南陵水县疍家人,小郑船长带领同为90后的伙伴们选择了同父辈一样世世代代在大海中讨生活的方式,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地驶向海洋打捞海鲜,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第六集《守望者·稳稳的幸福》里小叶一家三代人为食客守候着30年的海鲜老店,在薪火相传中守护着这份暖意,笃定地守护着一方味道,平静而温润地度过四季光阴。
故事化表达记录海鲜平民群像
纪录片是叙事艺术。有了故事就有了悬念和戏剧张力,辨识度就会更高,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一道海鲜美食背后,有人捕鱼、有人做鱼、有人吃鱼,还有人将海鲜完全融入生活。简单的“海鲜”二字背后站着一大群人,读懂了这个群像的故事,就明白了海鲜英雄的内涵。
他们有的是海鲜美食的酿造者,在厨房蒸腾的油烟和锅勺相碰的噪音中恪守着匠心和味道,选择做无名英雄。Seven师傅是广州一家现代粤菜料理的行政总厨,对所有的海鲜菜品选择了“灼”的烹饪方法,坚定做味觉艺术的缔造者。他们有的是海鲜美食的探奇者,痴迷地记录海洋生物、探寻海鲜吃法,成为美食圈的座上宾。厦门人称“海鲜大叔”的陈葆谦是位海鲜知识达人,练就成行走的海鲜活字典,他正计划写一本口袋书《餐桌上的鱼图鉴》。他们有的重拾故乡的美食记忆,疏解思乡情结,推广故乡食材,唤起更多游子的家园记忆。作家王寒笔下流淌着故乡浙江台州的美食,她因海鲜美食回归,挖掘儿时舌尖的美食味道,最终将推荐家乡的文字落脚在一个“味”字。
视听语态年轻化将互联网基因植入作品
“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不只是把互联网当做传播平台,而是将互联网基因植入纪录片,让作品更有网感,更具烟火气和网络传播力。纪录片《海鲜英雄》是一部颇具网络特质的作品。
解说词拟人化,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比如,“青脚蟹为了赴这场与鸭蛋的约会,不惜经历被冻晕煮熟再拆壳取肉的诸般考验,最后下锅之前更有肥瘦相间的二师兄的加持锦上添花”“身为镇桌之宝,黄鱼却并不居功自傲,甘愿降低身姿去配合清汤煮面条”“你看看,大海掏心掏肺,最后也连肠子都掏出来贡献给了好吃的人类了”等等,这些话语再加上画面把海鲜美食拍活了。
画面节奏清新愉快,与拍摄人物特征契合度高,塑造了鲜明的人物IP形象。从小爱看武侠片的乡宴厨师阿利,携刀闯天涯,人称刀客。他做乡宴大席的时候,刀起美食落,从海鲜美食制作、加工到上菜等环节,配以鼓点节拍背景音乐,让美食作品多了几分侠骨味道。来自香港的厨房大神生哥,带领后厨团队,捍卫味觉正义,画面镜头呈现颇有几分港台剧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音效风格多样,注重配音语调的变换和地域音乐的运用,丰富了视听体验。作品配音语调根据画面风格进行灵活调整,有时干脆切换到网络流行解读语调,尤其是在介绍美食做法时形成了统一解说风格,别有一番风味。海鲜美食因地域不同,风物味道有别,画面背景音乐将当地如海南、重庆等地儿歌、方言歌曲植入,让一部美食作品多了几分人文地理气息。
生活因记录而美好。透过一盘盘鲜美可口的海鲜,我们看到无数为美好生活奔走的身影,这触动我们对生活真谛进行反思,去体悟海鲜英雄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