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一座城市的发展,始终要放在更广袤的视线中去审视、去谋划。揆诸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上升至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三个国家重要区域规划同等高度的战略层面。未来,它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从省会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再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跨越,成都构建时代新坐标和展现时代新作为 图源:成都发布
这个“极”的概念,既是对地区,也是对城市:有点才有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靠极核城市持续增强主干引领带动作用,成都与重庆责无旁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从成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管窥之中,来放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兴未艾。
产业升级,点燃发展强引擎。高质量发展不是凭空想象而来,而是需要乘势而上的具体抓手。极核城市里一个个产业的动力澎湃,让西南地区各个地方干劲更高、信心更足。走进某品牌汽车位于成都分公司的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每小时130台新车下线,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汽车是产业体系的集大成者。以汽车产业为例,2022年川渝共报送汽车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约500家,全年川渝两地共生产汽车318万辆,同比逆势增长17%,展现出产业链合作的强大韧性。成都以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重大机遇,也是极核城市的一份重大责任。
科技创新,注入发展新势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字典里,科技创新永远是最重要的书写。再去审视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三大极核地区,科技创新所占的权重已是日趋明显,这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成都坚持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图为西部(成都)科学城 图源:成都发布
“新”与“兴”的逻辑,往往在微观的地方最为显现。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日前正式投入试运营,可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失效分析、可靠性试验、测试服务、工艺设计等公共服务。如今,川渝正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瞄准基础科研和区域创新突出短板,联合对重大技术难点展开科研攻关。双城的未来,更加可期。
对外开放,谋取发展新空间。成渝等西南地区不靠海,对于两座期盼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城市来说,如何谋求更大的空间,需要现实的破题。时代的机遇,让成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上的重镇,推动着它引来了跨山越海的转变: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搭乘中老班列的榴莲经澜湄蓉快线全程用时不到3天便从老挝万象运抵成都……
“开放”或许是一个宏观的词汇,但它落在成都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却能很真实地呈现出来。如今,成都发挥极核引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再次跑出“加速度”,让西南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就变成前沿,从“后卫”变成“前锋”。
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枢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动脉,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世界交融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源:成都发布
发挥极核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第四极”。兴产业、活经济,强科技、挖潜力,促民生、富百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内涵很丰富,它也不是靠某个“单核”就能包打天下,而是一个极核引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成都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加强加深与重庆的合作,得以尽显极核本色。
“一盘棋做谋划,一张图干到底”!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任务表和路线图,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规划里,有着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落脚。未来坐标已锚定,发展图强正当时!奋力成为区域发展的典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谢伟锋)